◎李继红 去年七月的一天,我从邻居手上接过一盆即将丢弃的花,花很普通,是适合插在玻璃皿中用水养的“万年青”。当时心想,失去了人的照料,说不定它们将会遭到鸡啄鸭踩的命运,还是让“万年青”在我手里蓬勃地生长 吧。 这盆“万年青”被我带到单位,摆放在集体宿舍门前的屋檐下。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万年青”是粗生的植物,昼间在这儿可得到适量的日照,夜里又可得到露珠儿的滋润。经过八月台风、九月秋雨的敲打,“万年青”长势很好,初时略略有些泛黄的叶片,渐渐变得墨绿发亮,惹得一些经过宿舍门前的人,忍不住驻足观看,发出赞许。于是乎,那段时间,看花、赏花即成为同事们陆陆续续回宿舍午休前的节目。谁曾想到,这么不起眼的一盆“万年青”,竟会给人们紧张的工作之余带来乐趣呢。 转眼就到了十月下旬,日子在我脚不歇地忙碌的工作身影之后一天天飞过。忽一日,一个声音在我耳旁响起:“怎么不给花浇浇水,看它们渴成什么样了。”我这才蓦然想起:时序早已进入深秋,风干物燥,已好多时日没给“万年青”浇过水了。果然,盆中的泥土已干涸得裂出了细缝,原先长得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的叶片,已耷拉了下来,全无神采。回想自己当初“拾弃”的初衷,我禁不住自责起来。平日里,这盆“万年青”耗尽自己的养分,用尽全部生命,为这个世界装点一份绿意,带给了人们喜悦。 我的目光良久凝视着这盆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人,应该怎样去珍爱生命?又应该怎样在有限的岁月里,使生命绽放出最大的光华?花解人语,这是我从一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万年青”身上得到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