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南海区高规格召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动员大会,全面推开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近几年来,南海创城工作不断创新,本期聚焦创城亮点经验。 (一)创新建立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管理模式 南海区自2014年起率先全面实施食品小作坊集中管理,建章立制,制定标准,集中管理。 这一模式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等各级领导高度肯定,管理经验被纳入《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和国务院食安办《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是南海区食品安全管理的一张亮丽名片。 目前,南海区已建成食品集中加工中心5个,在建2个,基本做到一镇一中心,进驻小作坊150家,总投资接近2亿元。 (二)全国最早探索建立了烧腊食品来源追溯机制 通过制定和推行《南海烧腊》联盟标准、产品溯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使“南海烧腊”得到规范化治理。尤其是借助信息化手段,在全省首先建立了烧腊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全环节”溯源机制。 (三)农产品“三检联动”体系得到国家及省食药监部门认可 南海区着力打造食品第三方机构“监督性抽检”、流动检测车“快检”、农贸市场“自检”的“三检联动”检测体系。在各镇街共配备9台检测车,属全省首创;全区81家1000平方米以上农贸市场完成升级改造,141家农贸市场建成检测室,156家农贸市场建成LED公示屏,实时公布检测结果。2016年,南海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列为全国8个县级农产品抽检联系点,抽检经验在全省介绍推广。 整理/欧林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