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作文仍以材料作文出现,题目形式和内容却较往年有很大变化。今年的作文要求考生从十二个关键词中挑选两三个来阐述,要求考生能体现出对中国的认识,并且所选的关键词能够产生某种关联。十二个关键词分别是: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题目拉近了与考生之间的距离,更利于考生抒发内心真实情感;同时,这也体现了作文的实用性和生活气息在不断增强,有效地契合了作文的主要功能。由于所给出的关键词皆是热词,今年的作文非常注重考察考生对当今社会现象的思考。 根据题目要求,学生需要将所选关键词产生关联,体现自身对社会现象的思辨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透视”能力。题目选择空间比较大,体现了命题的丰富性、开放性和多元化,比如“一带一路”这一热点政治词语,考生可以理解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平时关注时事的学生普遍都了解到当今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合作、共享等方式中互相促进发展的状态;同时,谈到发展,共享单车自然而然也与之产生了关联。此外,高铁、移动支付等可理解成中国的出行方式和消费方式,即立意为科技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和消费方式,这点亦可以体现中国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但考生在写作的时候不妨利弊都考虑,辩证看待问题,正视如今仍然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因为科学治理污染才能更好地建设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若考生选择“中华美食”这个热词,可与食品安全关联起来;此外,大熊猫、京剧、长城、中华美食也体现出当代中国的特色文化,考生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阐述。 今年的作文选材来源于现实话题,且都是热点话题,考生容易入题,有话可说,但是命题人在坚持“开放性”的基础上也对考生有所限制。深度和广度,仍是判断高下的标准。考生需要特别注意写作要求,即帮助外国青年了解中国,在写作时应注意介绍与解读相结合,谨记写作过程不要片面侃侃而谈也不要偏激,而要辩证看待。因为中国有固有的特色、良好的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立足现实辩证地去分析表述更体现这篇作文的深度。 总的来说,今年的作文题目降低了审题难度,更加贴近考生对社会、对整体的认知,呈现出了立足现实,关注时事,全球化趋势的局面,对考生的理性思维以及视野有较高的要求。 统筹/邓丹凤 本文作者:星火教育佛山分公司教研部语文教研员程艳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