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四年前,我体验了所有最先进的眼部疾病检查设备,看遍了南中国最好的眼科医生,最终还是无法解答突然性的双眼视野缺损。医生只能以排除法的方式,确诊为球后视神经炎,并明确告知,视神经依然以不可逆的姿态渐渐萎缩,这种神经性质的病变至今尚无治愈或者延缓的方法。我这眼病的性质,跟夺走美国总统、诺贝尔学者生命的阿兹海默症一样,最终眼前的一切将逐渐被黑暗吞没…… 隔壁病床的病友,是一个新婚不到一年的准妈妈,一次产检归来,忽然双眼失明,被确诊为急性的视神经炎,唯一可能挽救视力的治疗方式是激光冲击,可必将对胎儿造成巨大伤害。他们生活才刚开始,作为普通家庭来说,无法承担起需要全天照顾的失明妈妈,以及要出生的婴儿。万般无奈,新婚父母只能忍痛做了流产,为恢复视力做最后的努力。 不幸的是,到我放弃治疗出院为止,她依然连光感都没有恢复,体贴的丈夫24小时陪在身边,随着复明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两人交谈也越来越少,总是手拉着手沉默着,本来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幸福家庭一片黑暗…… 因视神经萎缩导致双眼不均衡的视野缺损,是种难于描述的感觉。比如对于高低起伏的判断,倒水的时候,不知道是否已经倒满,物品之间的距离也经常有判断上的失误,不时撞在家具上或者打翻东西。 患病前最喜欢的3D电影也因为视野缺失模糊不清,电影院里靠灯光标记的楼梯在我看来是一片平地,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探索前进。最难过的是要严格控制看书的时间,因为要不停调整焦距才能看清字,所以特别容易疲劳,时间稍长就感觉头痛欲裂。 没办法,既然失明的噩梦越来越近,无法抗拒的情况下,只能尽力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无法阅读,就利用音频平台“听书”,四年来,每天都坚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边散步,边“听书”,百家讲坛、罗辑思维、名家名校讲座以及《安娜卡列尼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大部头小说。之前总是没有时间去啃,每天听一点竟也全部完成了,跟亲身阅读的感受必然存在差异,可也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状态。 能够保持视力的时间有限,有种生命倒计时的紧迫感,再也不能宅在家里消磨时间,追剧、网游浪费有限的光明。于是,迫切和家人制定旅行计划,每年都利用假期走两三个省份,看看名山大川,体会山河壮丽。沿途一朵颜色鲜艳的平凡野花,都能引我驻足,细细观察,再与它郑重告别,希望把这大自然的颜色深深印在脑海里,因为也许此生不会再见。 四年了,视力果然如医生做预料的那样,慢慢减弱。一月,驾照到期,虽然眼睛患病后再也没有开过车,明知此再没有安全驾车上路的可能。但是,因为视力不达标,而驾照作废还是让我很失落。先生特意请假一天,两个人开车兜风,体贴的安慰和郑重的承诺又让我倍感温馨。日子就在这同样的失落与坚强间穿梭而去…… 非常不幸的,我知道自己迟早都会因为全部视神经萎缩而永久性失明,而幸运的是,上天额外赐给我一段等待黑暗的日子,让我一点点锤炼自己的心,变得更加坚强勇敢。我相信,那一天真正来临的时刻,就算止不住泪水,我也必将是从容而洒脱的,毕竟,我没有辜负曾经光明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