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有讲究 这样喝更健康
近段时间天气依然高温炎热,不少街坊都很注重补水。但原来喝水也有方法讲究,喝对了有益健康,有些人喝错了甚至还会引起中毒!
到底怎么喝水才对?佛山市中医院肾病风湿科主任郑宝林教授表示,喝水能加快尿液排出,稀释尿液浓度,不但可以预防结石,还能减轻肾脏的负担,有利于肾脏保健。
喝水还有利于排毒,并对减压、去烦躁有帮助。“肾上腺素通常被称为‘痛苦激素’,当一个人痛苦烦躁时,肾上腺素就会飙升,喝水则有助于它排出体外,去除烦恼。”此外,感冒患者多喝水,也有助康复。
A
每天2000毫升少量多次慢饮
“我们每天喝水,但多注意些细节,能帮助大家喝得更健康。”郑宝林表示,一般认为,在早上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下午3点左右,就寝前,运动后、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时,以及感冒发烧中,都是喝水的最佳时间。
饮水量有个体化差异,不能教条地遵循“一天八杯水”。对于肾脏健康的普通人,每天适宜的饮水量大概为2000毫升,不应少于1500毫升,最好也不多于2500毫升。
有尿路感染病史的患者,平时要养成多喝水的习惯,充分发挥水对尿道的“冲洗”作用,避免细菌繁殖;而肾结石患者的饮水量应大于平常人,目的是加快尿液的排出,促进排石。
饮用以白开水、矿泉水最佳,常温为宜。不可大口喝水,少量、多次、慢饮是正确喝水的3条基本准则。切忌用饮料来代替水,平时要少喝浓茶。
B
这些人群要控水小心“水中毒”
郑宝林表示,正常人每天饮水、排水会处于平衡状态,单纯多喝水不会增加肾脏负担。但患有肾脏疾病、肝硬化腹水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者,喝水过多可能导致肾脏损害,致使大量的水无法排出。而在应激创伤的情况下,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也会引起肾脏排泄障碍,从而引起“水中毒”。
“水中毒是由于机体所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其症状常见为头痛、嗜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肌肉痉挛或疼痛、视力模糊等。
“但是,并非所有肾病患者都需要控制饮水。”郑宝林强调,如何饮水需要视乎个体不同情况。
●肾病早期患者
可正常饮水,但不要一次性摄入过多。比起饮水量,肾友更应该关注的是低盐饮食,每天维持3-5g的摄盐总量,以免加重肾脏代
谢负担。
●水肿情况难以纠正的肾病患者
少喝水。水肿是由于水钠潴留过多引发,这是由于受损的肾脏功能已无法支撑体内多余水钠及时排出。出现这种症状的患者就要限制饮水,以水肿情况轻重为依据限制饮水量,范围约在800ml-1500ml之间。否则会加重水肿症状。
●合并高血压、心衰的肾病患者
为了减轻心脏负荷,要少饮水。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患者
要严格控制喝水,和钠摄入量,坚持“量出为入”的原则。具体计算公式为前一日尿量+500ml,包括一切水分。如果有出汗过多情况,也应适当增加200ml。
本版统筹/谭碧韵供稿 佛山市中医院
(《喝水有讲究 这样喝更健康》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下一篇:警惕! 白内障正悄悄盯上中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