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11年培育近8万“飞手” 全国无人机培训“领头羊”藏在南海

南企广东能飞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来源:珠江时报2025年02月28日    

■能飞航空为多个行业领域培养人才。

二月早春好时光,迎着春日暖阳,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下称“佛山广工大研究院”)处处都是火热景象。走在研究院路上,看见一辆接一辆商务大巴驶入,来自五湖四海的数百名学子纷纷踏入研究院。原来,这里有一家国内首批、华南地区首家中国民航局(CAAC)授权的无人机教育培训企业——广东能飞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能飞航空”)。

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人才支撑至关重要。目前,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农业、公安、测绘、交通等多个领域,这也让各行各业对无人机操控员的需求量明显增大。能飞航空洞察先机,11年来不断摸索,围绕特种功能无人机及相关软件、数据产品研发及无人机培训两条主线,在“空中”赢得发展密码。

自落户佛山广工大研究院以来,能飞航空飞速发展,研发产品超20项,拥有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0余项,打造了全国最大的无人机行业就业服务平台,成为全国最大的无人机专业培训机构之一,4年蝉联国内无人机年培训人数第一,累计培养无人机飞手近8万人。

考试通过率超过95%学员遍布多个领域

时间回到2013年,作为专业从事智能带电作业机器人赋能电力系统的广东冠能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冠能电力”)瞄准电力安全技术的缺口,利用无人机技术协助电网巡视作业,大幅度保障特殊地形电网巡检工作的安全性。此时,冠能电力董事长张万青收到了来自南方电网的无人机培训需求单,要求冠能为他们输送无人机相关人才,后又陆续收到不少合作商的类似需求。丰富的从商经验赋予了张万青敏锐的嗅觉,毅然决定拓展无人机培训赛道。

企业要落户,选址很关键,选对合适的平台更能事半功倍。看中南海完善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政策和广工大研究院科创资源,2014年,张万青决定创立能飞航空,培育更多低空经济领域的技能人才。至今,能飞航空已在广东、广西、陕西、天津等地建立13家线下学习中心,拥有近百名民航局认证的资深无人机教员,已开设民航局无人机培训、大疆慧飞UTC课程、行业应用定制化课程、1+X无人机驾驶证等多种课程体系,考试通过率超过95%。

无论教学水平、师资力量还是培训规模,能飞航空在国内都属于排头兵。“我们的培训采用双师制度,通过线上线下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同步。”能飞航空市场部总监杨鹏介绍,公司还自研了一款学习小程序方便学员提前完成理论刷题,提高通过率。以能飞无人机学院佛山总部为例,该学院承担着广东及周边地区的考试服务,已打通“上楼考理论,下楼考实践”一条龙服务链,为考生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务。

低空经济时代的到来,需要更加夯实产业人才队伍基础。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我国无人机操控员的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对此,能飞航空大力开展无人机执照和无人机应用技能培训,为低空经济产业提供更多技能人才。

目前,能飞航空累计为电力巡检、公安执法、影视航拍、测绘测量、应急救援等领域培养各类无人机技能人才8万余人,学员遍布全国各地。“我们打造了全国最大的无人机行业就业服务平台,与多家高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院校学生或社会学员提供就业指导及推荐就业,为多家企业输送人才,为学员解决就业难题。”杨鹏说。

管家式服务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不论是高标准探索产业园区建设,还是不断优化提升企业精品服务,佛山广工大研究院为创新人才和技术的到来,不断培植“成长沃土”,包括能飞航空在内的优质项目纷至沓来。

“无论是地理位置优势,还是研究院提供的服务如场地协调、政策补贴、人才对接、市场资源对接等,都让我们保持感激并坚定发展的信心。”杨鹏说。发展至今,能飞航空佛山基地已拥有2000多平方米的室内办公及教学场地、50余亩的实操训练场地,未来将进一步扩大,为构建更为繁荣的低空经济生态系统贡献力量。

谈到研究院对企业的赋能,不得不提2月11日一场长达两小时的座谈会。当天,在研究院的牵线下,南海区招商局与能飞航空洽谈,围绕发展需求和经营计划等,为企业纾困解难。

“面对低空经济万亿级市场的到来,我们采取开放与创新的态度,设立专业的服务团队为新企业的成立提供帮助,也欢迎想加入无人机赛道的企业到能飞航空探讨交流。”杨鹏表示,接下来能飞航空计划把无人机人才培训从佛山基地辐射至陕西、湖北等地。目前公司已在湖北仙桃投资建设全国一流的低空经济人才培训基地、赛事展演和低空文旅基地及低空飞行设施检修和中试基地,积极响应国家对技能型人才培育的重视,培育更多“飞手”赋能产业发展。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福云通讯员黎思嘉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