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融资授信近360亿元 超1.1万户企业受益

南海成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实施“三度”策略,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来源:珠江时报2025年02月28日    

■现场银企对接。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永程摄

2月27日,佛山市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对接会在南海区举行。超20家银行机构,与来自佛山五区的100多家小微企业开展融资服务对接,现场发布了预计超4000亿元的授信额度,为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一股强劲的“金融动力”。

“南海区积极构建‘政府搭台、金融赋能、企业受益’的融资服务生态,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对接会上,南海区发改局代表南海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作经验交流。

已累计走访企业(含个体户)超4.65万户,推动各银行机构累计融资授信358.61亿元,超1.1万户企业从中受益,各镇街已组建起超700人的走访工作团队,“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已陆续走进桂城、九江、西樵、大沥等镇街的园区和企业……

去年12月至今,南海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通过构建多层次政银企对接平台、深化信贷审批数字化改革、创新差异化金融服务模式等,实施以“力度”破题、以“广度”托面、以“温度”暖心三大策略,积极构建“政府搭台、金融赋能、企业受益”的融资服务生态,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以“力度”破题 夯实工作机制“硬支撑”

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并建立权责清晰、协同高效、保障有力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南海70多万市场主体中,绝大部分是小微企业,要破解这些“星星”的融资难问题,离不开政府端系统性、长效化的工作机制支撑。为此,南海区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并建立权责清晰、协同高效、保障有力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一方面,工作专班统筹发改、金融监管等区直部门及各镇街、各银行机构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围绕“应访尽访、应贷尽贷”工作目标,通过“周调度、半月协调、月通报”工作机制,确保政策执行不打折、服务落地见实效。

另一方面,以“粤信服”平台为依托,以负面清单管理为原则,建立起“线上线下相结合”、部门间进行联审的审核机制,全面规范“申报清单”审核工作,加快推动形成“推荐清单”。在高效走访工作机制下,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全面摸排和精准对接。

紧密围绕“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目标,南海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发挥更大效能,有力支持稳企业、强信心、促发展。

以“广度”拓面 织密政策触达“覆盖网”

截至目前,南海区工作专班已累计走访企业(含个体户)超4.65万户,摸排融资需求企业1.66万户。

小微企业分布广、行业多、需求差异大,南海区工作专班通过“扩面、下沉、精准”三举措,确保政策“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

深入走访一线小微企业,及时准确掌握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是推动工作机制落实见效的要务。根据省市推送的企业名单,南海区精心筛选并形成了第一批重点走访名单,涵盖了约5.5万家企业。

信息不对称、中间环节多,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南海线上线下共同发力,畅通银企沟通渠道。

线下,南海区、镇两级政府紧密联动,携手各银行机构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通过政策宣讲、银企对接、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深入园区、社区、乡村,全面摸排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确保每一份需求都能得到精准回应。

在“融通南海惠达万企”千企万户大走访之“走进企业”大沥站活动现场,美博锐斯(广东)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晓非抓住机会,与银行建立联系。在他看来,政府搭建的“官方平台”,针对性和可信度更高,更有利于小微企业高效匹配适合自身的融资产品。

类似这样的银企融资对接活动,目前已在桂城、西樵、大沥、九江等镇街成功举办。按照工作安排,活动还将走进丹灶和里水的园区和企业,为企业带去实打实的政策红利和融资产品。

线上,南海以直播赋能,破解信息壁垒,在全省率先探索“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直播”新模式,通过南海融媒直播间邀请银行机构解读政策、推介产品,以“政策直达+实时互动”的形式,让惠企政策从“文件库”走向“指尖端”,长效破解银企融资“信息差”。

与此同时,南海发布了《致南海区小微企业的一封信》,制作政策宣讲动漫短视频,印发宣传海报、走访活动手册等宣传资料,在全区各小区楼盘、主干道、候梯厅、行政服务中心等位置进行投放。

以“温度”暖心 打造企业成长“护航舰”

截至目前,南海区工作专班已推动各银行机构累计融资授信358.61亿元,发放贷款274.75亿元,超1.1万户企业从中受益。

作为中国首家实现燃料电池催化剂规模化量产的高科技企业,广东济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优秀的技术团队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多次承担省级、市级重点研发项目。然而,融资推进遭遇瓶颈成为阻碍技术落地与规模化量产的“拦路虎”。

在南海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机制下,企业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完成了收集资料和核查、授信额度审批流程,预计可获授信3000万元。“正是通过南海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以及银行的赋能和支持,我们才能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养分,才能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广东济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斌看来,政策赋能和高效服务,使科技型小微企业有了“敢创新、能创新”的底气。

该企业成功融资的经验,正是南海区工作专班始终秉持“为企解忧”的理念,通过柔性服务化解企业急难愁盼的缩影。

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下,南海积极发动区内银行机构推出创新金融产品,以满足小微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例如,南海农商银行推出了政银普惠贷、育鹰宝、普数贷等产品;农业银行南海分行推出了“抵押e贷”“结算e贷”“科技e贷”等,为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专属融资服务。

同时,针对不同行业主体,引导区内各银行机构定制开发了系列金融产品,如桂城的“玉器商贸贷”、大沥的“铝业优享贷”、西樵的“纺织设备贷”、九江的“水产养殖贷”等,为各行各业提供贴心的金融服务。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汤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