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博导杨志军到南海创业,点赞优质营商环境
场地租金有补贴 市场对接不用愁

■杨志军(左五)介绍由团队开发的刚柔耦合平台。
通讯员供图

在10月上旬结束的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佛山赛区)暨2021年“南海农行杯”佛山创新创业大赛中,佛山市华道超精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杨志军夺得高端装备制造(初创企业组)一等奖。
如今,这位博导带着自己最新的技术成果落地位于佛山南海的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开启人生的又一段精彩旅程。
争做国内高端装备领军企业
小时候,杨志军的学习成绩一般,家人本想让他读完中专后出来工作,没想到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他一路读到博士,后来还成了广东工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带领学生团队专研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相关技术。
杨志军发现,关于超精密运动平台的技术和产品几乎被国外垄断,价格高昂,而国内市场对此又需求巨大。于是他带头组建了广东工业大学高速精密运动创新团队,首创刚柔耦合宏微一体化设计方法,攻克了长行程高速纳米定位的难题,开发了驱动直线电机、滚珠丝杠、旋转电机的各种刚柔耦合平台,并与佛山部分企业合作,通过技术整合与应用,解决企业生产难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张平带领丹灶企业佛山德玛特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来学校考察,正好发现杨志军的项目,并鼓励他创业,实现技术落地及产业化发展。“一个好的技术应该走出实验室,放在市场上检验,然后用之于民。十多年的研发不能就这么浪费了。”杨志军说,当时他深受鼓舞,在去年7月正式注册成立了华道超精,“控制算法来源于中国古代指南针,蕴含中华智慧,公司的名字也代表了我创业的信念:遵循‘道法自然’,以工匠精神为指引,以引领超精密运动平台技术创新为使命,争做国内高端装备领军企业!”
技术实力过硬收获佳绩
创业不像做科研,不仅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流,还要精通营销管理之道,对于这些,杨志军有自己的“门路”。
现阶段,公司主要通过技术输出来获得市场和营收,“销售之道无他,唯用技术令人信服。产品都在脑子里,企业技术存在哪些问题,我一眼就能看出来。”杨志军信心满满地说。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公司成立一年多以来,已经与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积极参加各大赛事也是杨志军帮助公司快速成长的一大法宝。今年9月,华道超精一举夺得港科大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佛山赛区“智造超新星”和决赛亚军两项大奖;10月,公司又获得佛山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并成功进入省赛。
“从初赛排名靠后,到最终在决赛取得一等奖,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也让我们这类初创企业获得知名度,并且接触到更多发展机会。”杨志军介绍,公司现有博士3人,每年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6~8人。技术依托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为高端装备制造提供高精度运动平台和解决方案,相关技术专利已经布局到美国、英国、德国等多个国家,未来将逐步拓宽海外市场。
点赞南海良好创业环境
在参加由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承办的佛山创新创业大赛期间,杨志军还解决了困扰他多时的一个难题:帮公司找到合适的办公场地。
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运营管理的智汇+工业创新成果推广平台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经理人团队,可以帮助高校、科研机构精准对接合作方,推动实用价值高的创新成果进行开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化,打通市场对接渠道。
当研究院技术经理人团队得知杨志军还在找办公场地时,及时介入,并成功撮合该公司入驻同样由研究院运营管理的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同时介绍园区企业资源给杨志军,力促项目合作共赢。
“这里靠近高速路口,交通非常便利,园区及周边也有很多上下游企业,材料、市场都不用愁。”杨志军说,入驻机器人中心,更契合华道超精在市场资源的开拓,有利于公司业务推广和洽谈合作。此外,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沃土的佛山及南海惜才如金的态度,拥有良好的创业环境支持人才团队发展,杨志军对此深有感触:“公司在去年就获批了南海区‘蓝海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A类),入驻机器人中心,每个月还能获得南海区科技局提供的租金补贴。这些实实在在的支持让我在创业路上更有信心!”
据悉,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将于11月在佛山举行,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全国性博士后创新创业赛事。杨志军的项目正好入围了创业赛组别总决赛。“此次大赛在佛山举行,作为佛企的一分子,我会努力做好,为佛山争光!”杨志军说。
文/珠江时报记者彭燕燕通讯员王晓婷涂英玲
(《场地租金有补贴 市场对接不用愁》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上一篇:破除束缚在营商环境头上的紧箍咒
- 下一篇:多方紧密配合 及时扑灭“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