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春天为什么这么火热?
评论
岭南的春天,总是温暖畅达,万物蓬勃生长。2021年的春天,南海这片投资的热土,更是早早地“热”了起来。
3月28日,南海70个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总投资超630亿元。接下来的几天里,南海区2021年度城市更新(“三旧”改造)项目投资推介会、桂城主题产业社区投资环境推介会、三龙湾南海片区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暨国际科技人才邀约大会、瑞浦能源投资超百亿元项目签约、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发布推进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先导区建设行动计划……这一系列的招商、发展举措,犹如春雷滚滚,轰轰烈烈地打响了南海2021年的揭幕战。
(一)
南海这个不一般的春天,靠的是乘势而上、抢抓机遇,靠的是远见和实干。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时者,势也。南海乘的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大势,党中央倡导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正在展现新格局。南海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也及时尝到高质量发展的甘甜。带来巨大机遇的还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驱动”和广佛极点的“双城驱动”。新时代的磅礴势能,使具备独特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的南海和定位为高端创新集聚区的三龙湾,以及桂城、狮山等各个镇街乘风破浪、快速前行。
南海凭借自己的视野、远见、实干与攻坚,把准了新时代的脉搏,把握了新时代的机遇。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明确指出:“南海发展面临所有的‘危’,都源自发展质量不高;所有的‘机’,都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才能抓住。”在南海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和村改攻坚中,土地制度改革、城市空间重塑,正在为南海未来发展释放巨大发展新空间。
(二)
2021年的南海沃土上,蓬勃生长的是一片既根植本土、
又与以往不一样的森林。
在落户南海的近千亿元的项目中,先进制造业占了大头,其他的科技创新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也是大多着眼于为制造业赋能,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数字化转型。对实体经济的坚守,南海自上而下有着一致的共识。比如狮山每年计划投入5亿元,助力企业发展,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用狮山镇委书记林健的话来讲,坚守制造业是狮山的责任与担当。
(下转A03版)
(上接A01版)
坚守不是固守。2017年起,南海就开始有规划地推动建立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型生物医药产业“两高四新”产业体系,从规划、环境、政策、招商、服务、产业链配套等各个环节不断完善和推动。如今,以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疗等高端产业构成的南海产业新体系正逐步成形。“两高四新”产业体系的构建,以及总部经济的崛起、科创金融的兴盛,是对南海“制造业立区”的传承,更是对传统制造业的超越。
(三)
春天总是让人焕然一新。在这一场酣畅淋漓的投资春雨里,一个崭新的南海形象也正在逐渐清晰。
新南海,离不开三龙湾南海片区和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的支撑。定位为高端创新集聚区的三龙湾南海片区,是南海区引进创新项目、集聚创新人才、推动创新发展的主战场,正以季华实验室为龙头,瞄准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领域,打造“新技术大脑、新经济引擎、新都市典范”。3月30日,三龙湾南海片区与国家发改委中国信息协会携手共建“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与数字经济融合创新试验区”,并向全球高科技人才发出诚挚邀约。
2020年7月,南海区成为广东省唯一的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域,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为先导区。今年3月31日,《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推进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先导区建设行动计划》发布,按照“一年成势、五年成形、十年成城”的步骤安排,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将以导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同步推进产业集聚、城市赋能和区域链接。到2025年,实现预期中“百千万亿”的目标。
今日的南海,千灯湖继续星光闪耀,三龙湾南海片区和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初露锋芒。群星璀璨、交相辉映的城市新格局,正在南海成形。支撑起南海城市新格局的,必将是来自全球各地的新南海人,他们年轻奋发、敢于创新,富有想象力,富有创造能力,怀着开放的心态和放眼全球的视野。他们创造着新的产业、新的城市形态,也创造着新的城市气质、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
(仲声)
(《南海的春天为什么这么火热?》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上一篇:车位周转更快 “一位难求”少了
- 下一篇:做好六大重点工作 稳住影视产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