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康复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南海四院90后男护士姚靖斌主动上门为患者换药,延伸护理送温情
“伯伯,我来换药,伤口还不可以碰水……”近日,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创伤修复科护士姚靖斌得知年迈的傅伯行动不便,不能定时回院换药。为了傅伯免受路途奔波之苦,姚靖斌主动上门为傅伯换药、护理,患者家属备受感动,前往医院连连感谢。
延伸护理入户送温情
九月中上旬,傅伯感到脚部很痒,一不小心抓伤了。住院期间,家属和傅伯选择保守治疗,但傅伯患有糖尿病,抓伤的位置刚好是旧患,伤口愈合未达到预期进展。刚从广州进修回来的姚靖斌负责傅伯伤口护理的工作,他运用所掌握的护理知识细心照顾傅伯。经过南海四院创伤修复科医护人员20多天的治疗和护理,傅伯伤口有所好转,达到了回家自主护理的出院指标。
出院后,姚靖斌仍一直惦记老人的伤口愈合情况,打电话给傅伯家属,叮嘱定时回医院换药等注意事项。然而今年已是九十岁高龄的傅伯,视力不佳,行动不便,对于定时回院换药的事情,家人也“犯难”了,既担心傅伯的伤口情况,也担心他经受不起来回的折腾。
得知此情况后,姚靖斌决定上门做好傅伯的伤口延续护理。每隔两天,姚靖斌利用下班时间,驱车到傅伯家里,细心地为他进行伤口护理,还耐心地指导傅伯家人日常照顾注意事项。在专业的护理下,傅伯伤口愈合情况越来越好,他和家人开心又感动。
“小伙子又细心又暖心,下班后晚饭都来不及吃就过来帮忙换药了,真是非常感谢他。”傅伯家人特意来到医院,连连感谢姚靖斌。
夫妻同是最美逆行者
姚靖斌是一名90后的男护士,在疫情期间,与同是护士的妻子张丽云第一时间共同响应参与驰援湖北的号召。最后,妻子成功入选,他却未能如愿。虽有失落,但在收到支援院内发热门诊的号召后,他又在第一时间报名,“抗疫不分地域与空间,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这也是和妻子并肩作战的另一种方式。”姚靖斌坚定地说。
原是麻醉科护士的姚靖斌,也是院内压疮小组的组员,经常为慢性伤口患者进行护理。今年南海四院创伤修复科正式成立,已有5年伤口护理经验的他主动请缨到该科室。今年7月底,他还到广州进修,进一步提升伤口护理专业技能,成功获得《广东省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认证》。考虑到傅伯患有糖尿病,他利用湿性愈合理论,结合使用新型敷料的换药方法,促进傅伯伤口愈合。
对于这次延伸护理服务,他谦虚地说,“患者的康复就是医护人员最大的动力,延伸服务虽细微,但对患者的康复来说却十分重要。我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和责任照顾好每一位患者。”
南海四院创伤修复科定期为有需要的出院患者开展入户随访服务,让医疗护理服务由院内延伸到了社会甚至家庭,架起医患沟通的“连心桥”。与此同时,该科室通过不断发展的精湛诊疗技术,不断提升的医疗服务水平,不仅为本地患者提供着坚实的医疗保障,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患者慕名而来。
文/珠江时报记者何泳谊通讯员黄春梅
(《患者康复就是我最大的动力》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上一篇:登樵山赏秋景 品汉字学文化
- 下一篇:房屋空置业主也应交物业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