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镇 大学城社区:
党员分组包户防控触角快速伸入小区

■周健霞(右)带队上门摸排及慰问居家隔离人员。(通讯员供图)
2月8日夜晚11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响,催醒了狮山镇大学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周健霞。狮山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又有重点人员名单下发,需要该社区进行排查。周健霞马上记下信息,戴上口罩立即投入工作,至整个工作完成,已是凌晨3时。
扫楼摸排、转移重点人员、上门慰问、企业复工复产……面对疫情,周健霞认真分析社区情况,并及时给出最佳防疫方案。在大学城社区党支部的有力带动下,扫楼组、企业组、后勤组汇聚起群防群治、同舟共济的强大力量;驻点直联团队、社区工作者、医务人员等单位的挂钩成员踊跃冲锋在一线,奋力实现社区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两手硬”。
党员分组包户联户有效延伸防疫触角
“按照楼宇就近原则,1组负责7和8栋的AB座,2组负责9和12栋的AB座……”2月9日清晨,周健霞正在给扫楼组成员安排当天的摸排任务。
大学城社区面积较大,有4个设卡点、4座含有出租屋的公寓,是融合了小区、商圈、高校、企业的多结构社区,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不少挑战。
就在当天,周健霞接到突发情况,一户从疫情发生地返回该社区住所的隔离人员试图解开封条。面对隔离人员严重的抵触情绪,周健霞及时上前进行劝说。“隔离的目的不是要禁足你们,如果现在半途而废,不仅威胁到附近居民的安全,还辜负了社区工作人员连日来的辛勤付出……”经过多方面的宣传教育,周健霞成功说服了该户继续接受隔离,为小区排除了一个疫情风险点。
“这些情况时有发生,我们得注意说话方式,特别要做好后续的关爱服务。”周健霞向社区干部们分享经验。
社区摸排是防疫工作的基础,如何把防控触角快速延伸到了小区的每个角落,周健霞仔细分析起现有的岗位分工和人员配置……
“由党员分组包户联户!”周健霞说,应该充分发挥党员骨干的先锋作用,抽取扫楼组的部分党员和警务室人员,组成3个“三人现场排查组”以及“电话组”。“电话组”通过微信、电话等社交工具与重点人员及时沟通以便稳控,“三人现场排查组”则要快速上门追踪人员数量、身体状况、出入情况等基本信息,并迅速做好上报工作,实行党员分组包户联户排查机制。
确立制度后,该社区排查工作得以快速有效开展,居家隔离户的抵触情绪也逐渐减少。据了解,此前试图躲避隔离的住户,接到解除隔离的通知后,马上到该社区报名成为志愿者。
“企业组+网格管理”精准助力复工复产
疫情向好发展,企业也陆续复工。大学城社区内有规上企业32家,规下企业280家,此企业数量与规模在众多社区中首屈一指,这同样为该社区防疫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
周健霞根据疫情和社区实况马上调整战疫方案,优化网格结构,形成了新的网格抗疫团队——建立“企业组+网格管理”联动模式,依托网格精准开展防控工作。
“企业必须实行封闭管理,进出人员须接受测温并进行信息登记;落实分餐制、盒饭制,或错峰就餐制度……”在走访企业期间,担任“企业组”组长的周健霞,正指导辖区广东方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方古科技”)开展复工复产防疫工作,并帮助该企业布置相关防疫设施。此外,她还积极为“企业组”建出“复工指导网格小组”微信群,小组成员由该社区党支部干部、企业组工作人员、网格员和驻点直联团队成员组成。
“周书记经常带我们上门宣传复工复产政策,指导企业做好准备工作,她比我们累多了。”刘展军是周健霞走访企业时带领的其中一名网格员。据刘展军介绍,短短几天时间,大学城社区现场监督及指导企业已达70余家,目前该社区已有220余家企业提交《复工告知书》,复工率超过77%。
“大学城社区是年轻的城市社区,我必须在一班年轻的工作人员面前做好表率,不能倒下,更不能辜负社区居民的信任和期望。”周健霞说完,又立马投身到审批企业复工复产资料工作中。
通讯员杜颖贤
文/见习记者梁凤兴
(《党员分组包户防控触角快速伸入小区》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上一篇:摸黑修补“缺口”排查不漏一人
- 下一篇:清洁病房要穿防护服几个小时不敢上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