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仙溪村党群合力共同抗疫
摸黑修补“缺口”排查不漏一人

■罗作新修补进村“缺口”。(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见习记者/梁凤兴通讯员/叶珍华)“其实我只是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做的都是小事情。”3月23日,颜峰社区仙溪经济社社长罗作新像往常那样,在防疫一线检查点值守。而这天,已是他从早到晚连续工作的第58天,期间从未休息过一天。
当深夜“守门人”
大年初二,仙溪村党支部接到社区防控疫情指令后,迅速联合党员干部、经济社社长、村民代表等开始排班,进入轮值状态。大年初三,是罗作新开启新一轮值班的日子。按照惯例,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坚守在深夜时段,即晚上零时至早上6时。把重点放在仙溪村环村南路主要出入口,也是目前该村唯一一个能通行的出入口。据介绍,仙溪村外来人口超3000人,是颜峰社区内,外来人口较多的自然村。
“这个时段正值夜深,部分没有办理通行证的外来务工人员会趁机进村,值守人员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罗作新深知排查的重要性,为减少战疫团队成员们的劳累,便主动申请值守深夜时段。这位“深夜守门人”,一守就守了58天。
“他就像一头牛一样付出”这是仙溪村党支部书记杨少冰及多名值守人员对他的评价。据了解,罗作新从早上6时下班回到家后便休息3个小时。到早上9时,防疫团队的成员们又会见到他协调工作的身影。
修补进村“缺口”
村民们习惯称呼罗作新为“村长”。疫情暴发初期,部分外来居民对村居的封闭管理存在不理解、不配合,但眼看严峻的疫情形势和紧急的防疫要求,罗作新坚持逐一向不理解的村民耐心解释。尽管如此,攀爬栅栏、破坏封堵的现象时有发生,给保障村民安全带来了不少隐患。
“仙溪村面积有254亩,不服从管控的人员多数是在晚上时段通过外围的蕉林耕地进入本村……”罗作新整合数据,分析起隐患情况。
手套、钳子、铁丝网……罗作新决定利用晚饭后时间,对多处断头巷道、蕉林耕地修补“防疫网”。“戴上纱布手套,把竹子捆绑起来,先架起一道栅栏。用老虎钳穿上铁丝,把铁丝网做成围栏……”一晚上下来,即使戴着手套的手也磨起了水泡。在工程难度特别大的时候,罗作新还会叫上自己的儿子帮忙。父子俩冒着寒冷的夜风,却“凉露上衣襟”……村民们看着村长的坚定与卖力,纷纷提供自家的工具,帮忙筑起防疫铁网。对此,每当罗作新回忆起来,都倍感欣慰。
据了解,仙溪村从大年初二开始组建了仙溪防疫团队工作群,由三个经济社负责人和党支部委员组成,群内每天及时传达新精神,交流好做法。在党委和经济社社长的表率下,许多热心村民纷纷加入轮值安排,不仅让党旗在疫情一线高高飘扬,还让村民们展现了“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
(《摸黑修补“缺口”排查不漏一人》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下一篇:党员分组包户防控触角快速伸入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