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白岗“守”艺人 制作花灯五十载

来源:里水社区报2021年09月28日    

    ■李耀佳自豪地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花灯。

    在刚过去不久的中秋节,不少街坊都乐于体验各式各样的传统习俗。随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元素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中。在里水白岗,就有一位手艺人坚守花灯制作五十载,用传统花灯守护民俗节日的内涵。他就是李耀佳。

    讲解花灯寓意

    “每逢正月初七至十一,凡是上一年有儿子出生的家庭,都会在祠堂悬挂花灯,告慰祖先,家族已开枝散叶,后继有人;一些人家在日常也会悬挂花灯,祈望来年添丁进财,兴旺发达。”中秋节前,“弘扬民俗·传承传统”之浓情中秋工作坊活动在白岗村开展。李耀佳受邀与村民共同制作花灯,讲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现场,李耀佳耐心地讲解花灯的寓意。“用数百张色纸花瓣贴在灯笼外表,点缀上金粉,寓意‘家族开枝散叶,兴旺发达’。”街坊们围着李耀佳,认真地听着。

    李耀佳还演示了花灯的制作工艺。“首先,把处理好的竹条,弯曲制作成竹架。然后根据竹架大小,裁取合适尺寸的纸封合……”一编一织,一捆一扎,不一会儿,李耀佳就凭借一双巧手和高超的技艺,将几段平平无奇的藤条,编织出一个碗型的花灯雏形,让现场街坊叹为观止。

    李耀佳制作花灯的手艺三代相传,爷孙三辈制作花灯的岁月加起来已有一百多年。“花灯是民间传统工艺品,竹木做骨、烛灯照明、染纸装饰,品种繁多且兼具生活实用和艺术特色,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瑰宝。”谈起花灯,他仿佛被撬开了话匣子。

    传承花灯手艺

    李耀佳对花灯的执着与喜爱,要从许多年前说起。彼时20多岁的他深受父辈熏陶,迷上了做花灯。他不断专研技艺,后来所制作的花灯因造型独特、手工精致,时常引得街坊邻居来请教方法。时至今日,他“承包”了村内乃至周边村(社区)大部分花灯的制作。

    说起传承,李耀佳表示:“现在的年轻人对制作传统工艺品没耐心、没兴趣,但好在我的儿女都有兴趣,且已经学有所成。”制作花灯看似简单,却考验人的耐心、细心和想象力,简单的花灯需要制作几小时,复杂的甚至需要忙活几天。

    “我会一直做下去,让更多人认识并喜爱花灯这门手艺。”李耀佳希望,将制作花灯的手艺传授给更多人,不断传承、创新花灯制作技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在当下传承发扬。

    经过数小时的制作,一盏红绿相间的精美花灯终于大功告成。李耀佳拿着制作好的花灯在众人面前展示,他的笑容伴着色彩鲜艳的花灯,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年轻。

    花灯之所以流传于民间,正是因为其制作方式颇具“乡土特色”。它取材素朴,但结构体形和绘饰寓意都饱含东方哲学的生活情趣,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景,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观赏价值和传承价值。正是有李耀佳这样对老手艺深情热诚和执着之心的“守”艺人,中华传统文化才历久弥新,迸发出无限光彩。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邓施恩通讯员麦倩姬罗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