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栽种的大槐树
◎李新泉
在一本书上看到两句民谣:“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老屋院子里的那棵大槐树,而大槐树上也有老鸹窝。
提到这棵大槐树,还得从父亲的人生经历说起。
父亲幼年时失去双亲,继承的家产就是两间空荡荡的土坯稻草房。八岁给人放牛,十六岁离开家乡,到百十里外的一个张姓富农家扛长工。看他勤苦耐劳,为人忠厚,东家把大女儿许配他为妻。
成家后回到老家,那两间房屋已经坍塌。父亲在老屋地基上盖了三间新房,依然是土坯稻草屋。又在屋门前砌了一道墙埂,围成一个院子,就算有了自己的家。有了院墙的家温馨了许多,只是房屋坐东朝西,下午阳光西晒,缺少荫凉,院子里无法坐人。
第二年开春,父亲在村北河滩开荒时,看到河里漂来一棵带着绿叶的树苗,父亲下到河中把树苗捞起带回家里。父亲选中院子靠南一点的位置,挖了个坑,把小树苗栽种上。这是棵杨槐树苗,生命力极强,当年就长高了一大截,第二年就已经枝叶婆娑了。也许是天妒“英材”,这年夏天一个狂风暴雨之夜,槐树上部的主干被摧折了,倒头垂挂着,很是凄惨。父亲把摧折的那一截索性锯掉,结果槐树的枝桠就横向生长,整个树冠像一张巨伞,遮蔽出满院的荫凉。
我印象最深的是春天的槐树,开着一簇簇白色的花朵,像灯笼一样挂在嫩绿的枝叶间,散发着满院的清香。槐花可以吃,母亲烧制的槐花拌鸡蛋,最是美味。槐花还可治病,我八岁那年,害了一场红眼病,总也不好,后来看物出现双影,差一点失明。母亲从村里一个老奶奶那里了解到一个单方,用槐花煎水喝。当时正是槐花绽放的时候,我只喝了三天的槐花汤,眼病就神奇地好了。
夏天的槐树,蓊蓊郁郁。槐树下面是一片清爽的荫凉,成为我们孩子的乐土。我们围坐在地面上下茅缸棋、撞琉璃镚;有时在槐树横枝上挂一个套绳,几个人轮流合作着荡秋千。
树下也遇到尴尬事。一次我在树下吃面,忽然一坨指头大的粘稠物落入碗里,仔细一看是老鸹屎。我气愤地拿来一根长竹竿去戳老鸹窝,上面的老鸹发出哇哇的凄厉声。父亲见状冲过来夺走我手里的竹竿,还骂我一顿,说这老鸹是吉祥物,差不多人家它还不肯去哩。随后父亲在树上鸟窝底端隔一张草毡子,落鸟粪的事再也没有发生过。
有一年村北河滩发大水,洪水漫上村子,也淹没了我们家的院子。父亲把家里不能沾水的粮食和物件,抢先装在麻袋里,吊在槐树技上;我们全家人也都爬到槐树上。父亲在树枝间绑上麻绳,可坐可躺,饿了就啃几口事先准备好的红薯。在树上呆了一天一夜之后,洪水终于消退。是大槐树保佑我们家渡过了那场劫难。
父亲去世快二十年了,他栽种的大槐树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每次回老家看着这棵大树,就像看见父亲站在我的面前。
(《父亲栽种的大槐树》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