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每个人都应从小事做起

本期,街坊对文明餐桌与文明养宠这样说

来源:罗村社区2020年05月15日    

开栏语

文明是我们举手投足间塑造出的美丽,滋养着城市街头巷尾的每一个神经末梢,也成为城市精气神涵养的源泉。今年是佛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决战决胜之年,为此,《孝德罗村周刊》策划推出“罗村创文ING”系列宣传报道,关注狮山罗村人创文做法,提高市民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情与积极性,为文明城市创建营造良好氛围。

敬请垂注,一起做一个合格的文明市民!

文明,是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代表着每一个市民的文明形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全体市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5月13日,记者走上街头,街访了多位市民,聆听市民对于文明餐桌和文明养宠的看法。不少人都表示,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每个人都应出一份力,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

文明餐桌

构建科学卫生的用餐新风尚

走进狮山罗村的大小饭店、酒楼、茶楼等,“公共场合禁止吸烟”“不剩饭不剩菜”等文明餐桌宣传画和在饭桌上旋转文明餐桌提示牌随处可见,餐桌上,使用公筷公勺、低声交谈、剩菜打包等文明行为已入人

心。

文明餐桌实践行动,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分食,可以最大限度防范和减少餐饮环节交叉感染及食源性疾病传播,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更能防范病从口入,减少食物浪费,构建文明、科学、卫生用餐新风尚。

那么罗村市民怎么看待文明餐桌实践行动呢?一起来看看。

记者:你怎么看待文明餐桌实践行动?会引导顾客参与吗?

正哥点心皇子服务员陈美花:倡导大家使用“公勺公筷”、拒食野生动物、提倡“光盘行动”,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开展文明餐桌实践行动,可以进一步培养居民健康生活习惯。

肯定会引导的,平时顾客点单的时候,根据经验,如果预估顾客点多了东西,我们会先提醒,再让顾客决定是否点。

记者:就你观察,平时店里顾客是否参与了文明餐桌实践行动?

陈美花:顾客在餐桌上的文明意识挺到位的,普遍都会主动参与文明餐桌实践行动。平时有很多顾客都会将剩菜打包回去,你现在跟着我逛一下餐厅,可以看到基本结束用餐后还没收拾的桌面都是光盘的。每年,相关部门都会发放文明餐桌的相关宣传资料,我们都会张贴起来的,配合做好宣传。

记者:你平时在外用餐的话,会主动将剩菜打包回去吗?

罗村市民曾小雯:我平时比较少出来用餐,但是如果外出用餐有剩的话,我都会打包回去。我有一个孩子,想身体力行给孩子当榜样。

记者:你觉得怎么才能让更多人参与到餐桌文明实践活动中?

曾小雯:餐桌文明需要人人参与,如果饮食店能主动引导,消费者也文明理性消费,媒体和政府部门加强监督,那么就可以形成合力,让更多人知道并参与进来。最希望可以把餐桌文明融入市民日常生活,这样病从口入的几率就会降低啦。

文明养宠

做负责任的“铲屎官”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越来越多人选择养宠物为生活加点“料”。作为宠物主,在享受宠物陪伴的同时,也要增强文明养宠的意识。记者采访了罗村市民、宠物店店主、宠物医院医生,看看他们对文明养宠有什么看法吧!

记者:你如何看待文明养犬?

君宠爱动物医院(南海罗村分院)主治医生赖微微:文明养宠其实就是规范不文明养宠行为,很有意义也很值得推行。我们经常通过发朋友圈、开讲座等方式给宠物主或者想要养宠物的市民科普养宠知识。我们也计划在疫情结束之后,开展一些公益性的讲座。

记者:对于文明养宠你有什么建议?

赖微微:作为宠物主要有责任感,要对宠物负责。然而,遗弃宠物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发生,也很容易被忽视,我认为很有必要完善遗弃宠物的相关法律法规。

宠物主也要增强科学养宠的意识,定期给宠物打疫苗、驱虫,宠物的饮食方面也要多加注意,要选购质量过关的狗粮、猫粮等。此外,宠物跟人一样,需要定期做身体检查、护理,比如洗耳朵、剪指甲、进行牙齿护理等,这能有效降低它们的患病几率,从而减少它们被遗弃的可能。

记者:作为宠物主,平时养狗会注意些什么?

罗湖花园业主李秀球:我养了一只蝴蝶犬两年了,平时我都会严格按照小区的要求文明养宠,如定期带狗狗去打疫苗等。我家狗狗还算安静很少吵闹,爱玩也是狗狗的天性,为了避免吵到左邻右舍,我会给狗狗买布质玩具,也会在家里给它铺垫子,让它在垫子上面跑动。

平时我们给狗狗绑好狗绳后才会带它去遛弯,一般会选择人少的时间,像早上5、6时或者晚上10时后,带它到楼下或者附近的广场、公园转转,也会尽量避免人群。狗狗在外面拉了大便时,我也会立即用纸巾捡起,扔到垃圾桶。

记者:对于积极响应文明养犬的号召,你能做些什么?

C+宠物店店主刘灿辉:我认为,作为宠物的主人,如果真的喜爱宠物,应展现自己的责任感,让宠物获得他人的尊重。而作为宠物店的店主,我在宠物护理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除了用心为每一只宠物做好日常护理,我也会积极跟客户普及宠物的护理注意事项。

统筹/珠江时报见习记者杨世聪文/珠江时报记者彭燕燕原诗杰

见习记者杨世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