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微风凉击退秋燥有妙招
医生建议从饮食及生活习惯方面着手,缓解干燥情况
连续几天的晴朗天气,空气十分干燥,不少市民感觉口鼻干燥、嘴唇脱皮,甚至皮肤瘙痒。桂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介绍,气候干燥是秋季的主要特点,俗称“秋燥”,中医认为“燥胜则干”,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大家可以从饮食及生活习惯方面着手,缓解干燥情况。
秋天皮肤干燥的原因
秋季气温转凉,降雨减少,使得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中医认为秋天燥邪当令,而燥邪具有损伤人体津液和阴血的特点,最容易伤及肺脏,造成肺阴亏虚等证候。而肺与皮毛互为表里,为肺阴亏虚之时,皮肤也会因为失去津液和阴血的濡养变得干燥。
人体的皮肤可以分为三层,由表到里依次为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表皮层和皮肤表面的水脂膜宛如一道屏障,可以为皮肤提供物理保护,防止水分蒸发,为肌肤“一键锁水”。而真皮层内的血管网则负责源源不断地为表皮层输送水分和营养。
秋季天气转凉,一方面由于血管收缩,皮肤由里向外输送的水分减少;另一方面皮脂分泌量减少,皮肤屏障受损,从而水分流失增加,导致皮肤干燥紧绷。此外,皮肤为了清除体内在夏天积累的黑色素,需要大量的水分,这也是秋季皮肤干燥的一个原因。
应对秋季皮肤干燥小妙招
科学喝水维持水油平衡
事实上,喝水并不能直接为表皮层补水,而是将水分送到“管家”真皮层那里。掌握科学的喝水方法,才能为肌肤有效补水,维持合适的水分与油脂比例。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亚热带地区轻劳动者每天大约喝水1.5~1.7升为宜。如果运动量增加、身体状况变化,则需要调整饮水量的多少。此外,单次饮水量建议在400毫升以
内,以50~150毫升为宜。
除了感到口渴的时候饮水外,还可以在晨起时、饭前半小时、午睡后、下午三四点、晚睡前一小时这几个时间点主动饮水。经常忘记饮水的朋友们也可以设置闹钟提醒自己。
合理膳食养阴津润肺燥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滋补肺阴有助于皮肤保持润滑和光泽,因此秋季
饮食调养当以“养阴润肺”为要。可以适当多食银耳、莲藕、百合、山药等具有滋养润燥作用的食物。
还可以选择合适的食材自制养生膳食,如银耳百合莲子汤、百合冬瓜汤、橘皮粳米粥等。如若不便烹饪时,还可选择雪梨、枇杷、柚子等能够养阴润肺的水果食用。
正确护肤保护皮肤屏障
适当防晒和合理清洁
可以防止皮肤屏障损伤。秋天阳光没有夏季强烈,却依旧有紫外线的辐射,所以应当坚持防晒,同时可以选择质地相对轻盈的防晒产品。
此外,皮肤干燥时不宜频繁洗脸、热敷,应当选用温和的洁面产品,如氨基酸洗面奶等。这样既能满足基本的清洁需求,也不会对皮肤产生刺激。
有效保湿也可以促进皮肤屏障的修复,除了选择含有甘油、玻尿酸等成分的保湿剂外,还应根据不同肤质类型选择不同的产品。
推荐汤膳
莲藕猪骨汤
材料:猪脊骨600克、生地黄80克、莲藕600克、红枣12枚(去核)。
制法:生地黄、莲藕、红枣洗净。猪脊骨洗净,切块,开水焯一下。将全部原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煨2~3小时即可喝汤食肉。
功效:可补中益气、养血健骨、滋润肌肤。
适宜人群:秋季皮肤易干燥的人群。
菜干杏仁鸭肾汤
材料:白菜干300克、北杏15克、腊鸭肾4个、蜜枣5个、瘦猪肉150克。
做法:1、白菜干用清水浸软,洗净,切段;北杏、蜜枣用清水稍浸泡,并去芯、去核;腊鸭肾洗净,用温开水稍浸泡,切厚片;瘦猪肉洗净,切大块。2、将上述材料一起放置于瓦煲内,加入清水12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3个小时,调入少许盐即可食用。
功效:此汤气味清香,微苦中带甘,功效清燥润肺,止咳生津,为秋燥时理想的佐餐汤品。
适宜人群:有的人平时爱吃辣香的东西,故大多数人都有习惯性便秘的毛病,所以他们常借助“菜干杏仁鸭肾汤”来生津去热。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
(《秋意渐浓微风凉击退秋燥有妙招》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下一篇:如何顺应时宜进行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