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强内功 倾力打造一所“新石门”

■校园环境。

■学习环境。
翰林湖畔育翰林,有为之乡更有为。作为一所创办仅三年的九年一贯制高端民办全寄宿学校,南海区翰林实验学校过去一年,逾1500人次荣获省、市、区、镇各项奖项。不仅如此,在“智雅翰林,品质人生”的办学愿景下,在“体魄健壮、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育人根基中,该校强练内功,打造四大课程体系、六大特色校本课程,争做粤港澳大湾区标杆名校。
强内功
获社会认可学位供不应求
师为校之本,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南海区翰林实验学校名师荟萃,汇聚了石门教育集团颇具实力的一批班子成员和老师。
作为南海教育圈的新秀,如何争做新时代教育的领跑者?总校长叶影颜认为,要凝练内涵,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作为这批“金字塔尖”的领头人,叶影颜现任南海教育学会会长,历任大沥实验小学创校董事副校长、石门实验小学创校校长、石门实验学校校长、石门中学副校长等,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
“凝练内涵就是苦练内功,在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不断进步、完善、强大。”叶影颜介绍,学校成立名师工作室,邀请教育专家、金牌教练、各学科名师常驻校园,指导教研工作,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引领学校从优秀走向卓越,倾力打造一所“新石门”,争做粤港澳大湾区标杆名校。
一方面,强化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增强责任意识,让老师们争做“三满意”、“四有”好老师,勤奋教学、潜心研究、教有所成;另一方面,开拓新思路、研究新策略,创造新模式,提升新格局。
“学校优质学位供不应求。现在学生有3600人,是2019年9月学生人数的十倍。”叶影颜说。
善做特
六大校本课程让孩子博学多才
南海区翰林实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独树一帜。该校秉承“科学、协作、拼搏”的石门精神,深挖“翰林文化”内涵,倡导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科学与人文相得益彰。同时,精准分析未来社会人才培养方向,强化核心素养导向,培养学生面对真实问题情境的关键能力。
在此背景下,学校坚持五育并举,以“修身、齐家、报国、走天下”的教育路径,构建“新翰林成长课程体系”,全面科学地进行课程规划:开齐开足国家部颁课程,重文化强基础;创设六大特色校本课程,开设“课程超市”,自由选择拓维度广学习;拓展“个性化发展课程”、“个性定制课程”,发掘孩子的天赋,扬个性促特长;开展“项目探究课程”,跨学科融合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善合作赢未来。
六大特色校本课程包括传统文化、小发明创作、人工智能、机器人、多彩课间30分钟、书画、少儿编程、科创农耕技能、国际理解课程等。六大特色校本课程覆盖德智体美劳,让孩子在多元文化环境熏陶、共情中成长,通过国际课堂了解异域风光、民族文化、多种课程习得全球素养,拥有立足未来的竞争优势。
项目探究课程,为孩子们创建了多学科融合学习平台,如生物科组的“黑啤酒酿制”项目,鼓励孩子走出去,通过查阅资料、采访企业及社会人士积累素材、了解制作工艺并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得到锻炼,提升学科素养,让“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习的基本方式,培育时代新人。
争做强
培养未来的“大先生”“大学士”
做强,就要与时俱进。这需要在两个维度下功夫,即打造横向、纵向两条智慧教育生态链。
横向智慧教育生态链,以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互通共融为目标,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社会。该校率先在南海成立了家长指导教育中心,加大家庭教育投入,培养智慧型家长,提升教育素养。
“我们会教家长们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为孩子的将来做规划,同时开设各种家长课堂,围绕如何做智慧型父母为主题开展家庭教育研究探讨,及时输送家庭教育经验。”叶影颜介绍。
做强,需要培养现在强、未来更强的时代新人。纵向智慧教育生态链,即研究孩子的天赋特长和最近发展区,为孩子建立成长档案,做好个人学习计划、人生发展规划,以“自然、自主、平等、开放”的教育生态环境助力孩子幸福成长,致力培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智圆行方、博学多才、气质高雅的新时代“大学士”。
秉持学校每一位工作者都是教育者的大教育观,南海区翰林实验学校连生活老师都按照教师的标准接受培训,致力成为孩子思想引领者、心灵呵护者、生活指导者、亲情传递者。而翰林智雅之师更以智者气韵、仁者气度、学者气质浸润校园,坚持以“每一个学生都是主角”的教育思想,以石门中学李景宗先生提出的“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每一位学生,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好每一位学生”为教育行动指南,钻研教学,钻研学生,也钻研时代,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精心栽培每一棵“未来之苗”。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李福云通讯员邓茵
(《练强内功 倾力打造一所“新石门”》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上一篇:五育并举 擦亮“同心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