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劳动中收获快乐
南海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研讨活动在丹灶举行

■学生现场制作美食,展示劳动教育成果。
珠江时报讯(记者/陈时然通讯员/张碧玉张妍欣)5月25日,南海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研讨活动在丹灶镇联安小学举行。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通过实地观摩、展位体验、观看视频、观摩研讨课、工作汇报交流等方式,全方位感受丹灶镇劳动教育的成果。
展示学校劳动教育成果
本次研讨活动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扎染、剪纸、制作糖水、烹饪、烘焙、竹编……活动当天,联安小学广场上设摊展示了丹灶镇10所中小学各具特色的劳动教育成果。每个成果展示摊位上,都有学生代表进行介绍,令参观者们赞不绝口。
丹灶镇教育发展中心主任何永绍介绍,近年来,丹灶镇各中小学坚持“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教育观,落实每班每周不少于一节劳动课,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由综合实践专任教师或其他学科教师任教,实施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部分学校还开设了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丹灶镇坚定五育并举,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劳动教育多元化评价模式,让劳动教育序列化、长效化、常态化开展。
开展劳动教育研究
活动中,联安小学、金沙小学、有为小学、罗行小学的学校代表分享了本校劳动教育的经验做法。
联安小学建成“农耕园”,鼓励学生和家长种植水稻、水果和蔬菜等农作物,让学生“分五谷、知辛劳、长知识”;有为小学创建了“百草园”和“稻梦空间”翰林湖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学生可走进“大自然”的课堂,体验劳动所带来的乐趣,学会珍惜劳动成果;罗行小学与罗行社区签订“竹编传承基地”合约,建立“竹编馆”传承当地的竹编文化;金沙小学则开设“慢食匠造”特色课程,以学校饭堂为主体,建立“百味小厨”“尚膳园”“品味园”等特色场所,教学生烹饪技能,启蒙学生对当地饮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当天,参会者还参与《烹饪安全我知道》的劳动教育研讨课,实地参观联安小学的“树品”农耕实践基地,全方位感受丹灶镇的劳动教育成果。
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师发展部主任陈劲茹表示,丹灶镇充满农趣、各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给南海区劳动教育做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尤其是在课程的开发建设及评价体系方面,在省、市均处于领先地位。
接下来,南海区将以《南海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行动计划》作为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开展劳动教育研究,把劳动教育作为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悦心的重要途径,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劳动教育南海模式。
(《让学生在劳动中收获快乐》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上一篇:包爱心粽子 送高龄长者
- 下一篇:为市民除隐患 为企业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