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冬至煎菜包饺

来源:丹灶有为周报2021年12月24日    

◎潘玉毅

在中国,似乎每一个传统佳节都搭配有一种美食,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而菜包饺在冬至日用得最多,这在它的别名“冬至煎”里可以看出。与其他美食不同,菜包饺在我们这边的流行不亚于年糕,几乎在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里它都要出现一下。旧时乡下人家造房子备点心,菜包饺也是最常用到的,由此足见它受欢迎的程度。

在我们这里,菜包饺除了被叫作“冬至煎”,也被称作“歪包”,因其形状为半月形,似略略歪斜的半个包子。其实,单从外形上来讲,菜包饺与饺子更为相似,只是味道与饺子大不相同,更符合南方人的口味。而从语法上来讲,菜包饺和菜夹馍有点相像,都是饺(馍)里夹着菜。但也有不同,菜夹馍里的菜仅指蔬菜,而此处的菜是饭菜的通称。通常,我们会将肉丝、咸菜、豆腐干、笋放在一起炒,这样的馅味道特别鲜美。当然,菜包饺里不只包荤素菜,有时也包豆沙馅。按母亲的话说,想吃什么就放什么,包个歪包哪来那么多的规矩。

菜包饺的皮色分白色和青色两种,白色的是面粉,青色的因为加入了植物“艾”(方言里与“年”同音)呈现绿色,吃起来有一股清香,乡邻们称其为艾饺或艾青饺。它们常被摆上供桌,成为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

母亲是包菜包饺的能手,她做出来的菜包饺好吃又好看。做菜包饺之前,我们会先找一个干净的面盆,里面放上粉,再放上水,反复用手揉搓,待到面粉和匀,便可以开始做了。其实,只要用心,做菜包饺是很容易的:扯一块粉团,慢慢用手压平,放点馅儿两面合拢,再用拇指按出花纹,放到预先洗净的面盆里就算大功告成了。有时做得多,也会盛放在大筛子里。

小孩子包菜包饺多是图个热闹,待到热闹劲一过,就兴趣全无了。我小时候就常常想,这么多的面粉什么时候能包完,这么多的馅儿什么时候能用完,不耐烦的时候,便会使劲往里面放很多很多的馅儿,结果太撑了,菜包饺豁开嘴直冲我笑。

待到所有面粉包完,该开始蒸了。旧时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灶台,一个大锅里可以蒸好多。蒸菜包饺讲究循序渐进,只有等水开了才能将菜包饺放到锅里。而且,菜包饺不能直接放在蒸锅上,得先放一层纱布,再把菜包饺一个一个密密地排开,然后盖上锅盖蒸熟。其间,还要揭开锅盖将冷水洒上几遍,才能保证菜包饺不粘连在一块。

当菜包饺从锅里捞出来的时候,在一片恍如仙境的氤氲里,香气夹着水汽扑鼻而来,这样的画面总能让我想起许多。虽然时隔许久,现在多半已包不出像样的菜包饺,但它的味道停留在我的记忆里,足够我回味一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