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我的小学老师

来源:丹灶有为周报2021年11月04日    

◎许刚

和母亲闲聊之时,母亲突然说:“前段时间,李老师去世了”。我急忙问:“怎么会呢?他的身体不是一直很好吗?”“肺癌。”母亲低沉地说,之后,我们便陷入了沉默……

李老师是我同村的小学老师,高中文化,那时是我们整个学校学历最高的老师。

“严师出高徒”这句话可以说是那个时代乡村教师信奉的教旨。李老师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严师。他会在放学前半小时,拿着板凳眯着眼坐在教室门旁,我们会排好队一个一个走到他面前背诵课文。我们会经常以为他已经睡着了,但只要我们背不上来,他就会猛地睁开眼说;“下一个。”背不了的同学只能回到座位继续自己背诵。如果背了几次还不能背出,那么他就会把班级门一锁。我们就只能留校了,中午饭就会是爸妈送到学校吃。当然也会免不了爸妈的一顿臭骂。生词听写就是我们最紧张害怕的时候,因为下节课会根据错的字数领到相应数量的戒尺。记得有一次老师在惩罚学生时漏掉了我,这让我开心了好长一段时间。

那个时代的乡村教师无法靠着微薄的工资撑起一个家,所以,大部分的老师都是一边从事教学,一边从事农业耕种。老师们手里经常会一会教鞭,一会牛鞭。如此反复。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老师从来没有落下一节课,没有少批改一次作业。李老师的父母常年多病,所以家庭经济情况一直不好。在我小学四年级寒假(那时候我已经转学到镇中心小学),李老师来到我家借稻谷,因为他家已经没有米下锅了。看着他扛着一袋稻谷远去时,旁边的小伙伴怂恿着我用弹弓打向他。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没有准头的我竟然真的打中了他,他停住了脚步,慢慢转过头看着我说:“是你打的吧?”我当时整个人都傻了,似乎从他脸上看到了从来没有看见过的笑脸。过后,我会想为什么会打向他呢?也许是有点报复他之前的严厉或者是想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这个场景会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满怀愧疚。

随着我家搬到了镇上,对于李老师的信息也了解得越来越少。多年以后,当我也走上了三尺讲台,回想起在乡村小学的点点滴滴,也更加敬重像李老师那样甘于清贫、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们。他们像一座座高大的灯塔,为一批批乡村的孩子照亮了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