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父亲走走
◎作者/朱睿
母亲来电,声音中不无忧虑,“你爸抑郁了。你有空过来看看,想个办法。”
第二天,我请假陪父亲去看医生。医生开了一两种舒缓情绪的药,然后一再交代我:对待老人要多开导,多陪伴,带领他们适当运动,接触大自然,做到合理作息、科学饮食。避免提及伤感的故人旧事,尽量为他们营造一个宁静、和悦的心理氛围。
休息日,我到了父母家,故意没理父亲,随手打开了电视,选择电视剧《换了人间》,然后将声音调大。母亲一听,立即兴冲冲过来,说她挺喜欢看这部电视剧的。而父亲却一脸不悦,指责我道:“你过来就是为了看电视的?不知道问候父母,也不知道开导我,简直不像话!”我装作不屑一顾的样子,说“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如果仅指望别人来开导自己,而自己不主动走出去,恐怕结果只能是徒劳无功。”父亲一听,坐到我对面,低垂着眼帘,沉默了。
“爸,我给您买些老年玩具吧,动手动脑还有趣。”父亲不好意思地说:“不会玩也不想玩。”
我又提议:“今天天气挺好,我们下去走走吧。”“不想动。”我故作吃惊地瞪大眼睛说:“这还是我那个爱运动的老爸吗?这方面,我可一直以您为榜样的。”父亲沉吟了一会儿,跑到自己房间换好了衣服,母亲叮嘱我拿上蒲扇、手杖、小马扎。而我只拿了蒲扇,并特地跟在父亲后面下了楼。
刚出楼区,即将转弯去健身广场的路上,父亲便打起了退堂鼓。这时吹来一阵风,悠悠送爽,我笑眯眯地问父亲:“家里的空调、风扇能吹出这样的风吗?您抬起头来,再看看满眼的深绿浅绿吧。”父亲没反对,眼睛也不再呆滞无神。我忍住窃喜,又指着远处地面砖缝隙中的草对他说:“用轧路机来回碾压它们几遍,只要不覆盖水泥、沥青,过些时日,您看它们依然能够存活下来,难道人还不如一株野草吗?”
说话间,我们来到了健身广场,父亲一扫萎靡,选择力所能及的器材进行了简单的操作。我又说:“三十多年前,您为了我由原来的每月26斤粮能提高到28斤粮,都要费周折打申请,那个年代买什么都要凭借票证,现在吃粮不受限,想什么时候吃鸡鱼肉蛋就什么时间买,这在当时是想都不敢想的幸福。两相对照,我们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父亲深有感触地回应:“现在各方面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可喜的变化,都应该懂得感恩并珍惜。”
陪父亲走了走,他精神变好的同时,我发现,这无异于一个反刍岁月的过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生活越来越好,我希望与父亲就这样一路走下去。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李阳
(《陪父亲走走》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