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你家的消毒做对了吗?

@丹灶街坊:这份居家消毒剂使用指南请查收

来源:丹灶有为周报2020年03月26日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对环境卫生消毒格外重视了起来。这段时间,你家里的消毒液用了几瓶?有没有准备小喷壶,噗噗噗到处喷消毒液、咕咚咕咚往马桶里灌84消毒液?注意卫生消毒是值得点赞的,不过,专家提醒,有时过度消毒也会带来危害。本期,记者为大家科普正确的消毒“姿势”。

什么情况下要消毒 ?

普通家庭可通风没必要消毒

一般家庭,如果没有发烧、咳嗽等疑似感染患者或是与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且家人没有怎么出门聚集,也没有外来人员串门,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消毒。家里日常以清洁卫生为主,坚持每天开窗通风,每次20到30分钟,外出回家后认真洗手即可。

如果家中来了客人,特别是客人有发病的可能时,才需要对家庭的物体表面等进行消毒。消毒时,可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30分钟,然后还需要用清水去除残留消毒剂,避免误食造成危害。

消毒时要注意什么

配制消毒液别忘护住眼

根据资料显示,针对物体表面的消毒,建议选择含氯消毒剂,比如84消毒液;手和皮肤的消毒,可以选择碘伏或速干手消毒剂。同时,市民要注意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据了解,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所以配制和使用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可以用口罩、帽子、手套和工作服进行“武装”。配制消毒剂时,一定要防止液体溅到眼睛,建议佩戴防护镜。

此外,有些消毒剂还有一定的腐蚀性,特别是对金属腐蚀性较强,在达到消毒时间后,别忘了用清水擦拭,防止造成物品损坏。

特别要提醒的是,消毒剂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刺激,过度消毒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要适度消毒,只有存在污染风险才需要消毒。

这些情况下不要浪费消毒剂

●没有出现病人及隐性感染者的场所,通常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新型冠状病毒在室外环境空气、各类表面存在的概率很低。当出现病人及隐性感染者时,或者因人群密集性活动风险增加时,才需要进行消毒。

●不需要对室外空气进行消毒。

●对于很少用手触及的室外场所及物品,如地面、绿植、墙面等,没有明确受到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不需要消毒。

●社区、单位不需要对进入社区内、单位内的人员、汽车、自行车等进行人体、车体消毒。对于私家车,只要坐车的人没有发热等症状的病人,就不需要消毒。

●社区、单位不需要对进出人员的鞋底进行消毒。

●居民家庭、办公场所等室内下水管道不必经常消毒。

整理/见习记者吴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