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学习有疑问?专家来支招

快扫码,跟老师学“云上课”正确姿势
3月2日起,南海区全体中小学校所有年级全学科开展线上新课教学。关于线上教学和暂时不返校的情况,针对小朋友、家长乃至老师,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南海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对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一作出解答!
问
特殊的新学期开始了,教育部门、学校将用哪些行动,引导师生、家长做好心理调适?
答
区教育部门要求学校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的心理辅导工作,制定线上线下的心理辅导方案,开展全区学校心理教师培训。各镇(街道)教育局将制作心理防护指引、宣传手册等资料供学校使用,加强健康宣教。
学校将用疫情心理防护系列微课,成立疫情心理援助服务小组,通过电话、网络(微信、QQ、电子邮箱)等多种线上渠道,向有需要的家长和学生开展心理支持服务。
问
学生在家长期盯着电脑,视力下降怎么办?
答
学校开展线上教学,建议每节课(直播或录播)讲授时间不超过20分钟,小学不超过15分钟。课间间隔10分钟以上,学校必须组织眼保健操等舒缓眼睛的环节。
学生要认真规范做好眼保健操,保持正确读写姿势。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每周安排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每日白天安排适当的体育锻炼时间,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不熬夜、少吃糖、不挑食。
手机和平板的屏幕都比较小,可以借助视频平台的投屏功能,把视频投到连接同一wifi的电视屏幕或投影上。
问
学生上网课,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成绩下滑怎么办?怎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答
要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制定好每一个学科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包括短期的和长期的),相应地制定好各学科的学习计划。
每天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告诫自己要认真上课,保持一个积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一节课的学习。
课堂中要认真观察、开动脑筋、勤学好问。学会如何快速、有效“做笔记”,及时总结学习上的得失。课后合理安排做作业和做预习的时间,利用零散的时间完成一些较轻的学习任务。
问
不少学生和家长反映在家上网课很卡的问题,如何解决?
答
区教育部门充分整合各类数字教育资源,通过筛选,汇聚到“南海教育云”教学资源上面,引导学校正确使用互联网数字资源。
同时,联系各大运营商,如电信、移动、广电,做到资源多平台推送;支持个人电脑端、平板端、手机端、电视端学习。与中国电信协商对南海区中小学师生家庭实施免费宽带升级,尽力保障网课不卡顿。
问
线上教学来袭,近期出现了许多学生、家长甚至老师被网课“逼疯”的吐槽,那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答
对学生而言
可以用“记录三件好事”的方法进行自我关怀,每天写下3件今天发生的、让你平静或快乐的事,感到沮丧时,抽几张出来看看它们,可以让你更乐观,增强幸福感。创作自己的“愿望清单”,制定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打卡”完成任务,每完成一项就在相应的地方打勾,并给自己一点小小的奖励,如发个朋友圈、吃点小零食等。
对家长而言
这段时间,除了是孩子的爸爸妈妈,也要成为孩子的“同学”“助教”。少说多做,尝试与孩子一起下载各种学习工具,参与到孩子的线上学习中来。孩子学习状态不佳时,要及时批评指正。另外,注意定时查看学校通知群或学科学习群,做好家校共育。
在孩子学习期间,家长要自觉保持安静,不要在孩子学习期间随意叫孩子吃东西或做事,以保证孩子专心听讲和思考。
对老师而言
建议制定计划,特别是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目前上网络课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老师们可以从中学习新的授课方式,各种新软件和教学工具的应用等,不妨多看看自己的成长,增强工作中的成就感。
由于老师的工作性质,每天需要回应不同学生和家长的各种诉求,加上疫情期间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所以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因此,建议老师们在工作和生活之间设置明确的“界限感”。工作的时候专心工作,生活的时候用心生活。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 罗炽娴 通讯员 刘小凤 郑兰桢 张岚 何敏峰 邓素娟 薛晓燕 黄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