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新能源产业多元解纷中心在丹灶揭牌
多元解纷护航新能源行业发展

■各方代表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
珠江时报讯记者陆婉玲张伟灿通讯员梁晓明摄影报道4月8日,南海区新能源产业多元解纷中心在丹灶揭牌。丹灶镇多部门与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广东环保学院)携手合作,将通过组织共建、资源互享、活动共办、人才共育,为新能源行业提供多元解纷模式,助力丹灶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司法之力护航绿色发展
南海区氢能产业链调解工作室自去年成立以来,积极聚焦氢能产业链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为服务保障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务支撑。
为继续以司法之力护航绿色发展,进一步以“软”服务提高丹灶新能源产业“硬”实力,丹灶人民法庭与广东环保学院、丹灶镇综治办、经发办、司法所、派出所、检察室加强联动,就共建多元解纷中心达成共识。当天,各方代表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将依托各自优势资源开展合作,针对新能源行业在建设、运营交易等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发挥能动司法优势,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支持、矛盾纠纷化解及创新司法服务等,为新能源领域提供全面多元解纷保障,营造稳定和谐的营商环境。
“通过组建专家队伍为新能源企业发展提供法律指引。”现场,丹灶人民法庭庭长冯载勋解读了《共建佛山市南海区新能源产业多元解纷中心备忘录》。接下来,丹灶法庭将定期举办有为和解学堂、模拟法庭等指导调解实践。此外,新能源企业还可以享受绿色通道,即原配置的南海区氢能产业链调解工作室服务范围辐射至丹灶镇新能源行业,由该工作站点受理相关新能源领域商事主体各类民间纠纷,开展现场调解,并安排法官跟进工作室的线上调解和线上司法确认申请,丹灶检察室也将指定专人跟进新能源企业提出的民事审判和执行监督案件,依法保障企业权益。
下好多元解纷“妙手棋”
培育典型案例,使多元解纷模式得以进一步推广;相关部门协助开展警调对接、访调对接和重大纠纷协调管控工作;畅通“法企直通车”交流渠道,助企防范法律风险;积极与广东环保学院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开拓新能源行业发展新思路……新能源产业多元解纷中心将通过一系列共建措施,破解解纷资源分散等问题,打造“全链条”多元解纷新模式,助力形成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
接下来,丹灶将以推动新能源行业纠纷诉源治理工作为契机,找准镇内矛盾纠纷的多发点、难点、重点,不断完善诉源治理工作体系,下好多元解纷“妙手棋”,将优质的司法服务延伸到村居社区、企业的细微之处,做实做细“多元解纷”和诉源治理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和水平,为丹灶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