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谱智能制造行业部总经理何国帅建议中小企业应加快落地AI战略
合理规划+拥抱AI 提升企业竞争力

■“科技脉动 桂城智享”湾区AI+制造业赋能沙龙现场。(资料图)
抢抓人工智能风口,桂城正加快携手行业领军企业、制造业龙头,在新赛道上重塑区域竞争力,全力打造大湾区人工智能+制造业应用创新高地。那么,如何更有效地拥抱AI?如何保证企业的数据安全?这些都是本地中小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
“科技脉动桂城智享”湾区AI+制造业赋能沙龙近日在南海区千灯湖创投小镇举行。智谱智能制造行业部总经理何国帅作为嘉宾,分享了智谱推动AI+制造业的实践探索。
智谱于2019年成立,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的技术成果转化而来,创始人团队成员均来自清华大学,团队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认知智能大模型,专注于做大模型的中国创新。
“桂城街道建设的智算中心,对于本地企业解决安全、价格、便捷度等问题,是非常利好的。”何国帅在接受南海融媒采访时提到,桂城街道构建起良好的生态,为企业拥抱AI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他建议中小企业根据自身业务目标和成本考量,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AI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竞争力,促进AI的本土化应用。
对话
●南海融媒:现在DeepSeek挺火的,智谱和DeepSeek的区别在哪里?智谱又有什么优势?
何国帅:智谱和Deep-Seek的模型和商业方式,其实有本质上的区别。在我看来,目前在技术上的领先,决定了业务产生和实际使用,而在落地时还会涉及到如何结合业务场景使用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服务方能不能结合先进技术,提供合适的模型落地支持,显得非常重要。
技术发展是一个波浪型的过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除了不断坚持训练自身的基础模型,让它的综合能力得到更好提升,还花了大量精力帮助企业共同构建AI的战略落地,在追求经济收益的同时,帮助客户找到模型技术和业务价值的最大公因数。
这是让企业能够花更低成本,带来更好效果和更大经济效益的方式。如何帮助企业更好地落地AI战略以及AI应用,也是我们今年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
●南海融媒: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如何有效拥抱AI,并避免高昂成本?如何合理配置资源,以最低成本实现业务目标?
何国帅:企业在决策使用AI技术时,确实有两种策略:一是新技术出现后都尝试一下,二是选定一个技术方向与公司深度合作,结合业务场景不断探索。考虑到技术迭代速度极快,企业更倾向于以业务目标为导向,降低决策成本。
企业应关注自身业务目标,并以此倒推确定所需技术和资源投入。例如,有的企业需要构建自主管控能力,需投入更多资源;有的企业仅需解决生产效率问题,可通过选择合适的服务方快速构建场景解决问题,这属于试错成本。此外,还可以利用现有模型技术降低成本,或者选择与优秀合作伙伴共同引用成型技术来快速发展,这样可以在不组建AI团队和人才团队的情况下,高效实现业务目标,以此快速发展。
●南海融媒: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数据、知识产权是企业的生命。如何站在更便宜和安全的角度为企业提供服务?
何国帅:桂城街道建设智算中心,就是为本地企业解决安全、价格、便捷度等问题,这说明政府已经为企业构建好生态,这对企业发展是利好的。
对于企业如何去应用和落地,我们可以提供私有化的方案,把模型布在客户的本地,模型的调度也全部在本地环境里实现自我闭环,以此解决企业对数据安全的困扰。此外,智谱也会根据企业的特定需求和方式,帮助企业训练模型,调整为满足企业业务目标的方案。
接下来桂城街道构建的算力资源支持,相信会让企业有更多选择,以及在数据使用上更大胆。
●南海融媒:中小企业如何走出拥抱人工智能的第一步?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何国帅:对于企业来说,首先需要明确自身要解决的问题。企业的研发、生产、管理、销售等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有痛点,可以先梳理出来,再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案,如使用大模型、专家模型或组合性的策略,并通过实践不断调整和完善,以减少决策和试错风险,逐步推进AI战略落地。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