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破局 人文铸魂突围
南海号召南商善用人文之力、科技之力,加快转方式、变模式

■现场颁发首届南海区最具人文精神企业家奖牌。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永程摄

■超滑科技生产车间。

■蒙娜丽莎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

■名杰纺织将纺织与文旅相融合,创新打造靛蓝纹学“牛仔”文化主题酒店。

3月6日,南海区高规格召开2025年企业家大会。这不仅是一次致敬企业家的盛会,更是一个新技术交流分享的平台,一个充满机遇与希望的舞台。
与以往相比,这次大会的特别之处在于,更加聚焦于新技术的广泛推广、全球化的战略突围及人文经济的深度融合,不仅为南海的企业家们描绘了全新的发展蓝图,也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大会上,一系列举措的推出,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新机遇的轮廓——发布了一批“企业找技术、成果找市场”的揭榜挂帅项目榜单,系列新技术进行了路演展示,这为企业与技术成果的精准对接搭建了桥梁;发布了南商出海公共综合服务平台,为南海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和支持;选树了首批最具人文精神的企业家,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倡导。
从南海企业家大会中,我们看到了新技术降本、全球化突围与人文力破局的新机遇。此次大会也发出了强烈号召:广大南商要善用人文之力、科技之力,加快转方式、变模式。这不仅是对南海企业的期许和要求,也是南海区对未来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新技术降本
从给政策补贴,到给技术给场景
本次大会的一大重头戏,就是企业家们纷纷分享降本增效的新技术。事实上,这次大会从筹划开始,就给企业家留足了分享推广新技术的时间,使得整场大会科技氛围浓厚,创新火花四溅。
仙湖实验室氨氢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龚聪文率先带来了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的精彩分享。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高温燃料的碳排放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而龚聪文介绍的这项技术,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去年,全球首条陶瓷氨氢零碳燃烧量产线在蒙娜丽莎集团成功投产,不仅验证了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在大生产、连续性工业窑炉中的广泛应用潜力,更预示着其向其他高温工业领域拓展的广阔前景。
仙湖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罗家明分享了超宽超薄轻合金成形技术。这项技术由仙湖实验室院士团队研发,是轻量化成形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其产品已在航空航天、汽车、轨道交通及船舶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显著提升了材料的性能和结构强度,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广东瑞浦兰钧能源有限公司国内储能业务总经理刘亮则带来了储能解决方案的精彩展示。这一方案能够为企业降本增效,已经在国内外多个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
超滑科技(佛山)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鲁斐则展示了超滑技术的应用场景,超滑科技公司发布的润滑节能降耗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润滑效率,还能够降低能量损耗并显著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和资源的目的。
从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到超宽超薄轻合金成形技术,从储能解决方案到超滑技术的应用场景,这些新技术不仅在实践中展现了巨大的降本增效潜力,更为南海企业开辟了新的发展领域和赛道。
为什么要大力推广新技术呢?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指出,这些新技术已经在实践中证明了其巨大的价值。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希望企业家们能够积极主动对接这些新技术,进一步拓展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空间。
此外,南海还在现场发布了一批“企业找技术、成果找市场”揭榜挂帅项目榜单,为企业与科研机构搭建了合作的桥梁。其中,“企业找技术”榜单共包含9个项目,涉及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氢能源等多个方向;“成果找市场”榜单则共包含21个项目,由季华实验室等6家平台提供,涉及无线通信、医疗、科学研究、半导体、工业生产、高空作业、3D打印、智能机器人、环保材料、5G通讯、医疗器械、中药培育、疾病诊断、感染防护等多个应用场景。
这些举措无疑为企业注入了新的创新活力,推动了新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全球化突围
从推动出海到全面护航出海
如何助力企业更加顺畅地走向世界,成为本次企业家大会的一大关注焦点。大会邀请了工信部专家分享真知灼见、解读未来趋势,重磅发布了系列南商出海公共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出海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和保障。
近年来,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出海”已成为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寻求新增长点的重要布局。数据显示,2024年南海全区新增境外投资企业40家,投资总额累计约1.9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7.9%、148.8%;其中,中方投资额同比增长高达140.8%。一连串亮眼的数据,充分彰显了南海企业在出海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和迅猛势头。
然而,企业出海并非坦途,地缘政治风险、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非关税壁垒等考验与挑战接踵而至。
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如何破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经贸法律研究所所长郭成龙指出:“做好产品与产业联动的出海,这是当下的一个特点,也一定是未来的方向。”他的观点为企业出海指明了方向,即要注重产品与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合力,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当高质量出海成为新趋势,南海也紧跟时代步伐,吹响了助企出海的“冲锋号”。
此次大会不仅是一场思想碰撞的盛宴,更是一场助企出海的护航行动。会上,“南商出海公共综合服务平台”发布,工信部国合中心与南海区共建的国家级平台“工业企业出海南海工作站暨中国企业全球化服务联盟”、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发展促进会和南海区共建的“企业出海服务中心(南海)”、南海区“涉外律师顾问团”相继成立。
这些平台的成立,为南海企业走向世界铺就了一条更加宽广、坚实的道路。
“出海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不仅心怀让产品服务国内市场的愿景,更志在让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广东中科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工程师陈贤帅透露,今年公司将加大出海步伐,积极进军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市场。
事实上,南海工商界在助企出海方面早已行动在前。此前发布的《南海区工商界跨境出海行动计划》提出,通过3年时间初步构建“1+4+4”跨境出海综合服务体系,助力企业拓宽海外市场增量。不久前,南海区工商联(总商会)又成立了南商海外专委会,进一步畅通南海企业走出国门的渠道,促进南商与海外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
南海区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张伟明表示,接下来还将为南商提供精准的海外市场进入策略和专业咨询服务,有效助力南海企业更好地链接海外资源、拓展海外市场。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出,为南海企业出海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南海将不遗余力搭平台、链资源、优服务,护航广大企业不仅走出去,更要走得稳、走得远。
人文力破局
探索更多“文化艺术+制造”实践
今年,南海鲜明提出“人文引领、科技驱动”,打造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人文经济作为一种文化与经济双向贯通、交融共兴的良性发展方式,正成为南海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突破口。
近年来,南海企业家们乘势而上,在产品设计、生产、品牌建设等方面主动融入人文元素,展现了独特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的融入,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更为南海企业塑造了新的竞争优势。
比如,名杰纺织将纺织与文旅相融合,创新打造靛蓝纹学“牛仔”文化主题酒店,开发相关文创品,春节前准备的超2000万元文创产品三天就销售一空。又比如,联邦家私将生活美学融入产品命名与造型,与用户共同创造生活美学家居空间,为用户提供一站到家的生活美学全案交付服务。
为推动南海区“艺企同行,以文兴业”实践,加速打造人文经济引领区,大会特别举办了首届南海区最具人文精神企业家授牌仪式,为获奖者授牌。
“希望带动涌现更多不断提高人文素养、把人文精神融入企业经营的企业家,培育一批既拥有技术‘肌肉’、也凸显艺术‘线条’的优质企业。”顾耀辉说。
接下来,南海将常态化开展“艺企同行”活动,加强与科学家、艺术家的沟通交流、跨界合作,探索更多“科技+制造”“文化+制造”“艺术+制造”的创新实践,带动传统产业“脱胎
换骨”、新兴产业扩容倍增。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会上还发布了深化商协会改革、推进校地合作、践行人文经济学、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助力南商出海等精准服务民营企业十大举措,推出“商企同行”线上服务平台,为南海企业提供系统化增长解决方案,助力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的降本增效之力,全球化的市场突围之势,以及人文力破局的崭新机遇,共同为南海企业拓展了更加辽阔的发展天地,也为南海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我们期盼南海的企业家们能够紧握时代机遇,善用人文之力、科技之力,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年智李春妹通讯员陈耀晖资料图片(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