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5年02月27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抓实十项举措 推进集体经济转型升级
    • 让外资企业从“深耕沃土”迈向“磁吸八方”
    • 外省籍企业家:南海已是家乡
    • 百人同种新绿桂城“植”得期待
    • 南海四个方面发力筑牢食品安全根基
    • 50公里徒步

    第A02版:要闻

    • 一次集成改革,如何“带飞”南海乡村?
    • 南海救援队伍连夜赴湖南参与水下救援
    • 南海退役军人学历提升教育计划启动

    第A03版:镇街

    • “掂水”服务企业 AI助力发展
    • 成交单价创新高 工业用地出让红火
    • 开展水利冬修养护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 清理楼道杂物畅通“生命通道”
    • 分类信息

    第A04版:镇街

    • 引进产业服务机构 赋能企业转型升级
    • 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作废公告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2:要闻

一次集成改革,如何“带飞”南海乡村?

南海同步部署推动两项改革,迈入土地利用集约化和农村改革集成化新阶段

2025年02月27日

■美丽的南海乡村。

■大沥镇沙溪社区沿江片区老旧物业被打造为多功能公园。

从“新春第一会”上明确推进农村土地和集体经济改革,到2月26日召开推动新型城乡社区建设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现场会,南海迈入土地利用集约化和农村改革集成化的新阶段。“农”墨重彩下,我们共同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改革律动的强劲脉搏,乡村加速振兴的如虹气势。

改革不断扩面提速,凝聚着南海对推进乡村振兴的急切期盼。在这次顶层设计中,南海发布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十项举措,并与新型城乡社区建设同部署、同推动。两项改革如何让村集体经济更“壮”一点、让农民的腰包更鼓一点,不断充实农民农村奔向共同富裕的“家底”?又如何更好地增进农民福祉、发展农村事业?这场现场会,便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同步推进土地利用集约化和农村改革集成化

敢为人先的农村改革,素来是南海的“金字招牌”。“分六留四”、“分润模式”、公司化运营……近年来,一项项改革举措成为南海“三农”发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重要动力和活力源泉。

然而,集体经济市场化活力不足、持续增收后劲不足,农民增收放缓,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优乡劣等现象依然存在,处于深化城乡融合模式变革时期的南海,面临的难题不少。

舞起乡村振兴的龙头,扛鼎省级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重任,南海如何破题?当下,南海展开了一场新的实践——同步推进土地利用集约化和农村改革集成化。

共同部署,究其原因是两项改革同根同源、互为表里,背后折射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都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南海农村集体经济虽起步早、发展快、规模不小,却也存在不少弊端:“租赁经济”特征明显,农村集体资金大部分处于“沉睡状态”;高素质的乡村经营管理人才较为紧缺,土地利用碎片化较突出等。

而在最明显的“症结”,“租赁经济”也带来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宅基地自住保障功能与资产经营功能并重,地上出租屋承载了大量外来人口,各类安全隐患突出、配套设施缺乏,给基层治理、社会治安带来严峻考验。

协同推进,南海瞄准的是两者同轨同向、相互支撑,必须贯通起来、一体推进。新型城乡社区建设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聚焦破解的宅基地管理利用难题,与“租赁经济”模式是在集体土地上搞工业、建城市的一体两面。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认为,区、镇、村三级都要更加清晰认识到,进入存量时代,更多要靠存量资产资源的盘活、经营实现更大收益,迈向“房东变股东、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

推进新型城乡社区建设南海亮出“组合拳”

汽修厂拟建村民公寓,老旧物业打造为多功能公园,工业园内建设集中式员工租赁住房……近段时间,大沥镇沙溪社区一片欣欣向荣。该社区党委书记卢庆奋说:“新型城乡社区建设促进村民、新市民深度融合,同时也为集体经济提供增收新路径。”

沙溪社区的变化,源自南海对土地利用集约化的深层次思考——新型城乡社区建设包括村民公寓建设、集中式租赁住房建设和存量村庄村容村貌整治提升,需三位一体、系统推进,一揽子解决宅基地管理、出租屋管理、新市民融合、人居环境提升等问题。

数据显示,目前,农村宅基地面积已超过全域面积的十分之一,“紧缺”与“闲置浪费”并存,“两违”遏制压力巨大,历史遗留问题量大复杂,也阻碍了资金、人才、资源等要素向乡村流动,不仅不利于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还有可能成为社会稳定的“隐形地雷”。

南海推进新型城乡社区建设亮出的一套“组合拳”,就是打在了这个“腰眼”上。

——让“安居”托起“乐业”。建设村民公寓,满足新增居住需求,腾出的土地空间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绿则绿,带动城乡风貌整体提升。而通过打造融和家园、提升居住品质等举措,把产业工人从传统出租屋里“拉出来”,同时吸引一部分村民“以地换房”,置换出来的空间用以完善公共配套,推动宅基地回归居住本质。

——以“盘活”促进“发展”。新型城乡社区建设以经济社为单位来谋划,通盘考量空间布局、产业集聚、公共配套、新增住房需求等长远发展因素,形成好用、管用、能解决问题、覆盖到每一寸土地的规划。

——用“管理”保障“长效”。村庄规划由村居主导、集体出资、村民深度参与,与村规民约相结合,充分体现村民的诉求、意见,增强村民的认同感、村庄规划的可实施性。

土地作为农村拥有的最大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以“保障居住、盘活闲置、管住乱建”为抓手,以“建新拆旧、存量化解、长效管理”为路径,统筹推进,稳扎稳打,才能集聚人才、资金、公共配套等关键要素落户农村,共同打造农村土地“金矿”。

“四化”并举全面发力推动集体经济改革转型

去年以来,广东潭洲国际会展有限责任公司派驻颜峰社区的职业经理人朱纯就“忙到飞起”:忙搭建公司管理架构,忙招商引资,忙产品推广……颜峰社区与佛山市情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分润”合作模式,交易额超16万元,实现村属企业营收“从0到1”的突破。

搭台才能唱戏,农村集体经济同样需要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培育多元参与主体,鼓励全社会下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这盘大棋。南海提出,“四化”并举、全面发力:聚焦产权体系更加清晰、经济形态更加多元、实现形式更加多样、治理机制更加完善,进一步推动集体经济改革转型。

经营市场化,是南海探索集体经济的区域均衡解法。一个村的资源有限,单打独斗已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必须在更大范围内整合更多资源。2023年以来,南海打造了56家强村公司,落地15个“分润模式”试点项目,推进“共富1号”集体资金托管项目、“广发稳健配置南海定制1号”资管计划,迈出了市场化的扎实步伐。

顾耀辉认为,要深化“分润模式”,鼓励引导村集体与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开展更多实业生产的项目,携手打造新资源、新平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现有强村公司拓展服务领域,推动地缘相邻、产业相近的集体经济组织组建发展联合体,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塑”。

管理专业化,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人才保障。南海将向54个村(社区)选派33名职业经理人,其中优先派向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内的所有村居,帮助村集体衔接市场、链接资源、增收提质。同时,提前谋划村级换届工作,结合日常管理,挖掘培育更多懂管理、善经营、有情怀的乡村干部,并进一步优化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产业融合化,是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法宝。近年来,南海将“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为“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顾耀辉提出,广大村社要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推动农业现代化,加速农业“接二连三”。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花卉园艺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建设,打响南海淡水鱼等农业品牌IP。结合传统文化和生态资源,融入“水上南海”建设,打好“农业+文旅”组合拳。

发展人文化,是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重要路径。南海城乡各处散落着大量老旧闲置资源,盘活了就能把资源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而人文经济就是最好的“催化剂”。

顾耀辉表示,要强化人文引领理念,深入实施乡村文产特派员、文艺家驻村、“艺企同行”等计划,通过文化赋能、美学复兴、艺术乡建盘活乡村闲置资源,从而促进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社会善治、民生改善,实现城市更高质量的发展。

破题之道已是百花齐放。与其说此次集成改革是一次改革的内容创新,不如说是一次乡村发展理念的迭代升级、一次产业振兴路径的系统重塑,引领各镇村破除思想桎梏,打开“三农”全面发展的窗口。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随着一次次探索付诸实践,一波波红利与民分享,一路蹄疾步稳、勇毅笃行,南海乡村的明天,令人期待。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慧恩通讯员南农宣图为资料图片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