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落幕,南海取得亮眼成绩
参赛作品100%获奖 一作品获荐参加国赛

■大沥镇黄岐中心小学朗诵作品《马兰花开》被推荐至教育部参加全国赛。
珠江时报讯记者黎小燕通讯员沈培浩杨锦宇摄影报道近日,广东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圆满结束,南海区23个艺术表演类参赛作品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8个、二等奖15个、优秀创作奖3个,更有1个作品被推荐至教育部参加全国赛,充分彰显了南海“美好教育”的蓬勃活力。
23个作品全部获奖
中小学校园艺术展演是各级教育部门主办的校园艺术教育活动中内容最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学段跨度最大、涉及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含金量最高的艺术教育活动。本次活动全省共收到艺术表演类作品4022个、艺术作品类1043个、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35个、美育改革创新实践优秀成果580个,竞争异常激烈。
在佛山市上送省赛的41个艺术表演类作品中,南海区独占23个,其中,佛山市获得艺术表演类一等奖9个,南海独占8个。作为广东省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南海区每年都举行校园艺术表演类展演活动,精心选拔优秀节目,包括器乐、声乐、舞蹈、戏剧戏曲、朗诵等多个领域。本次取得优异成绩,正是南海区深入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生动实践。
打造“美育浸润”南海样本
2024年是南海“人文经济元年”,也是南海区实施“美育浸润行动”元年。这一年,南海区积极响应教育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号召,持续完善“面向人人”的美育育人机制,通过实施“两全其美”美育浸润行动,将美育全方位融入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之中,打造出令人瞩目的“美育浸润”南海样本。
这一年,南海秉持“全员参与,人人出彩”的美育理念,以美育浸润守护学生阳光成长。其中,连续17年组织开展校园艺术展演暨学生文明素养展示活动。区、镇两级举办器乐、合唱、舞蹈、戏剧等各类演出共40场,参演学生超2万人次,让每位学生都能掌握1~2项文体爱好。
这一年,南海区开展首批卓越课程评审活动,24个美育课程脱颖而出,展现出南海区美育课程的丰富性和创新性。南海还创新成立学科美育研究共同体,推进学科和跨学科美育研究,深入挖掘学科美育价值。其中,校园活力操(创编)展示活动正是体育与美育融合的生动实践。
这一年,南海区协同多方资源,不断拓宽美育的边界。“25万名学生参加传统文化研学实践活动”被列为南海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截至年底,约28.6万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文化馆、村史馆、乡村、“大地艺术节”等场域,在“行走”中感悟美。
目前,全区共有6所全国优秀文化传承学校、6所广东省优秀文化传承学校、35所佛山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15所“佛山市粤剧特色创建基地学校”。同时,南海区认定64所学校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涵盖粤剧、戏剧、合唱、舞蹈、漫画、版画、中国结、剪纸等28个艺术项目。
展望未来,南海将继续秉持“全员参与,人人出彩”的美育理念,不断完善“大美育”协同发展机制,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审美素养和人文情怀的新时代人才,为南海打造人文经济引领区注入源源不断的美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