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首次围绕“媒体助推南海高质量发展”主题召开座谈会
当好改革智囊团 “媒体+”赋能高质量发展

■“媒体助推南海高质量发展”主题座谈会现场。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韩贝特摄
南海全年获各级媒体报道超1万篇次,其中4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时隔10年南海再登人民日报头版……2024年以来,活力南海持续“出圈”,宣传表现火热。这背后,媒体的力量不容忽视。
“从一篇篇选题精准、叙事生动的优秀稿件,一组组构思巧妙、富有创意的文艺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广大媒体对南海的珍爱之心、关爱之情。”2月10日,南海区首次围绕“媒体助推南海高质量发展”主题召开座谈会,区委书记顾耀辉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广大媒体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新的一年,南海提出大力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争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媒体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为南海高质量发展助力?人文经济如何赋能城市发展、产业转型、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全方位提升?座谈会上,各家媒体代表立足自身专业领域,深入探讨“媒体+产业”“媒体+服务”等新模式,分享真知灼见。
01 媒体视角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在当下这个时代,应该为南海树立一个新的标签——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共富者的标杆。”南方日报佛山新闻部副主任段思午提到,南海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县域中找到更全面更准确的坐标和新的攀升曲线,比如在经济结构上,对标深圳南山区、广州天河区的现代服务业和科创能力;在产业升级上,参考苏州工业园区和东莞南城街道的集约化与数字化转型。
在羊城晚报驻佛山记者站副站长、驻南海记者站站长张闻看来,历史文化挖掘是媒体工作的重点之一,接下来将沿着佛山文脉深入挖掘人文与历史典故,对参与人文经济实践的主体进行报道,同时希望通过导入文化资源,参与南海乡村振兴,争取运营出一批网红村。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文经济之于南海不是一个新东西,早
在明清时期,南海就是中国人文经济最好的典范区域之一。”广州日报佛山全媒体传播中心主任、佛山记者站站长邓柱峰建议,南海深入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区域拓展方面可以结合“环两江先行区”,打造年轻人喜欢的两天一夜长线“步行径”。
“要把软的部分做硬,把硬的部分做软。”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南海站主编毛蕾谈到,南海要让人文向经济靠拢,把软的部分做硬,从文旅产业的角度来思考市场化运营和变现的问题;要让经济向人文方面靠拢,把硬的部分做软,目前许多南海制造业企业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对品牌建设和新业态融合有很强的内生动力,媒体可以寻找机会把人文资源“送”到企业身边,帮助企业爬坡越坎。
近年来,媒体创新宣传方式,架起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帮助南海精准改善民生。座谈会上,顾耀辉点赞了由南海融媒发起的“百万学子游南海”活动,该活动已成功推动超万名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城乡、村居、工厂参观实践,助力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宣传上要接天线,下要接地气。既要传播南海大声音,也要讲好基层小故事。”南海融媒副总编辑刘海波介绍,去年以来,南海融媒通过“南海融言”“发现新南
海”“二十四节气·写在大地上的历史”“南海玩家”等品牌栏目打造,生动展现了南海通过人文经济助推产业转型的实践。同时,作为一家媒体公司,南海融媒积极躬身入局拓展经营市场,打造了“南海龙超”“百万学子游南海”等品牌活动,取得不错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
刘海波提到,接下来,南海融媒将更加注重文化品牌的打造,计划围绕“西樵山文化”IP,开展珠江文明溯源活动,寻找珠江沿线的南海印记和文化基因,传播南海的城市形象。持续做强“百万学子游南海”品牌活动,围绕“龙舟和龙狮”打造更具人文味的“南海龙超”。
在南海,人文为城市治理注入了活力与温度。凤凰网凤凰大湾区副主任、凤凰网广东副总编曾群善谈到,随着广佛同城的推进,在城市治理板块,建议南海推出如广佛同城文化节等活动,积极构建文化认同的精神共同体,把更多人才留在南海,为城市发展赋能。
02 “处处是主场,人人是主角”
“去年以来,我们深入践行人文经济学,以文化力量推动各项工作出新出彩,涌现出一批杰出代表。”南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
长方华刚表示,今年,南海要以更大的宣传声势,在人文经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社会治理提质、城市发展水平提升、民生服务改善等多个方面,树立更多典型,让人文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进而赋能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
座谈会还特别邀请了区讲师团、区委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艺术家、主理人、专家智库等代表,共同为南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社区要以在地文化唤醒村民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南海讲师团副团长陈荣彪以九江镇敦根社区为例,分享了以人文经济促进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他建议,政府根据辖区情况制定相应策略,给予村(社区)更大的政策支持;村(社区)要把文化资源和人文要素集中起来,将传统文化融入社区环境中,提升发展的竞争力。
桂城街道灯湖社区党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潘嫦娥分享如何利用阵地资源,将人文融入社区治理。她表示,灯湖社区以创熟为抓手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以文明实践站为平台,让服务对象转化为社区治理的同路人,通过搭建民主协商平台,完善议事机制,实现了靠前治理。
“一个地区的产业提升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创造力,而南海是具有文化实力的地域,我们在发展人文经济方面要有极度的自信!”北京瀚和公司总经理、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总策划人孙倩表示,发展人文经济是时代的需求,接下来希望通过大地艺术节,让南海成为中国的“明星”,走向国际。
“推进南海高质量发展,处处是主场,人人是主角。”顾耀辉强调,各镇街、各部门要强力整合资源,用好媒体资源、人才资源,打造一批振奋人心的标志性成果,推动城产人文高质量融合发展。国资国企要更大力度参与文旅产业及相关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进一步盘活国有闲置资源。党校、南海讲师团要发挥宣讲培训主力作用,做好专题,特别是区委党校要联合政研室等相关部门围绕新型城乡社区建设、农村集体经济转型、柔性治理、人文经济等重点工作开展调研,深入基层挖掘一批典型示范,形成调研报告,并转化为党校的培训课程,邀请相关典型村居书记作经验分享,或深入典型村居进行现场教学,更好发挥党校的决策咨询作用。
03 为活力新南海大力“鼓与呼”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
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关键之年。
“新闻媒体是南海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和参与者。”顾耀辉表示,希望在新的一年,广大新闻媒体继续关心关注、报道宣传南海,为建设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大力“鼓与呼”。
他寄语广大媒体,当好南海形象的“代言人”,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传播优势,推出一系列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精品力作,善用小切口表现大主题、小故事反映大变化。当好改革发展的“智囊团”,围绕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领域多出主意、多想办法,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聚智汇力。当好社会民生的“守护者”,继续将镜头对准身边的好人好事,对准平凡里的小善小爱,通过精彩的报道、精心的创作引领好社会新风尚,用人文唤起人们“共建美好家园”的主人翁意识。
当下,南海的蓬勃发展,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将催生出更多鲜活的新素材,为大家创作提供更加广阔的新舞台。
“广大媒体要坚持守正创新,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顾耀辉强调,要坚持以创新为要,以新技术赋能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等全应用场景,提升媒体业务效能;要坚持以内容为王,下沉一线挖掘先进典型、示范案例、生动故事,打造更多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精品珍品,创新表达方式,用好群众语言,提升新闻报道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坚持以运营为本,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加快向集宣传引导、文化传播、产业赋能和品质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传媒机构转型,充分发挥策划能力、引流能力,更加积极参与到文旅品牌活动的运营中。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柯凌娜黄洁通讯员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