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力争推动食品康养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亿元、“亿元村”达到56个
奋力打造全国高水平农业示范区
珠江时报讯记者梁慧恩通讯员南农宣报道12月26日,南海区发展高水平农业2024年度工作总结现场会在广东农业龙头总部经济基地召开,现场一批农业重点项目签约,南海高水平农业2025年工作计划、一系列蝴蝶兰地方标准发布,展现南海加快建成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全国高水平农业示范区的斗志。佛山市副市长黄少文、南海区区长王勇出席活动。
当天会上,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重点项目落地,涵盖设施农业、科技农业、校企合作、以赛带训等领域。其中,狮山镇何氏水产工厂化养殖项目、生猪养宰商全链条合作项目等5个重点农业产业项目总投资超15亿元。数字化农业及人工智能机器人平台项目、渔业种业科研合作项目等项目的签约,则为高水平农业加速发展提供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支撑。
现场还举行了南海扬翔项目推介及一期竣工启用仪式。扬翔项目总投资约17亿元,着力打造“料、养、宰、商”一体化猪业全产业链。
为助力南海蝴蝶兰产业发展,大会现场发布了《蝴蝶兰盆花质量》《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蝴蝶兰种苗质量等级规程》,为蝴蝶兰的栽培技术、标志、包装和贮存等环节制定了清晰的规范和标准。
此外,为强化人才支撑,南海区农业农村局联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学用贯通试点暨“以赛带训”合作项目,将重点培育“农业+文化+乡旅”复合型人才和农产品电商人才。
2024年,南海高水平农业成果丰硕,已形成了“四业并进、三产融合、三驱发力”的“433”发展体系。如今,南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蝴蝶兰产销中心、全国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区、全国最大的观赏鱼产业集聚区、全国最大的淡水鱼苗繁育中心,入选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
2025年,南海将进一步全面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改革,奋力打造标准更好、特色更亮、示范更强的城乡融合的全国高水平农业示范区。全区力争推动食品康养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亿元,实施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十大举措,新增“分润模式”项目10个、集体资金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0个,“亿元村”达到56个。
黄少文鼓励南海区继续抓住机遇、创新发展,着眼构建高品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着力打造高水平农业产业载体,着重培育高效能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贡献“三农”力量。
王勇认为,2024年南海高水平农业实现起步成势,有赖于农业空间整备好、园区建设评价好、产业集群发展好、科技驱动势头好、农业品牌效应好。2025年是南海高水平农业“三年拓基础”的关键之年,要落实“六个三”,加快建成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全国高水平农业示范区。一要增强践行新发展理念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三大行动的自觉;二要巩固农地、种质、人才三大要素的加持;三要激发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升级的动力;四要促进市场、园区、企业三大层面的发展;五要统筹部门、镇街、村居三大主体的合力;六要强化政策、秩序、生态三大保障的机制。
南海高水平农业起步成势形成“433”发展体系
四业并进
“一花一鱼一菜一种”领先地位持续提升
花 全国最大的蝴蝶兰产销中心,蝴蝶兰产销占全国1/4。
鱼 全国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区、全国最大的观赏鱼产业集聚区,今年新增3个国家级水产新品种。
菜 入选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预制菜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
种 鱼苗产量占全国1/7,是全国最大的淡水鱼苗繁育中心。
三产融合
“接二连三”链条持续优化
一产提质招商涉农项目达18个,投资总额22.36亿元;农地集约整备累计超3.76万亩。
“农业+二产”扩面农业设施突破448万平方米,建成淡水鱼加工流通基地超12万平方米。
“农业+三产”增量大地艺术节、南海优品汇、“百万学子游南海”等农商文旅项目吸引接待游客超1580万。
三驱发力
夯实农业高水平集群根基
育强现代农业园区驱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国家园建设的“期末考”,位列全国第四。
打造食品康养产业集群驱动食品康养产业综合产值超450亿元,新增投资额70亿元,培育农业龙头企业60家。
构建产村融合集体经济驱动农村集体新成立公司54家,农村资产总额592亿元,村集体平均收入3156万元,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