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绿”溢彩奏响优势产业升级最强音
全国最大规模氢能两轮车示范项目在桂城平洲启动

■氢能两轮车“驶入”平洲玉器街,是南海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的有效碰撞。

■首批投运500辆氢能两轮车。

扫码看详情
能源绿、翡翠绿、生态绿,三绿溢彩描绘南海产业新画卷;翠绿、新绿、扩绿,发展底色让南海家园更可爱。
9月14日,南海氢能两轮车产业示范项目在平洲玉器街启动。这是一个融合了平洲玉器绿色产业、南海氢能绿色能源、单车出游绿色生活三“绿”于一体的南海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它的落地,实现了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有效碰撞,将在南海掀起绿色生活热潮,成就流光溢彩的活力城市,并为南海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绿色产业
共享氢能车为“平洲玉”人文经济提速
当碧绿的“平洲玉”遇上绿色能源“氢”,会发生什么?
随着首批氢能两轮车落地平洲玉器街,以后逛街购物的市民游客,除了靠脚力,还可以靠“氢能”。
骑上共享氢能两轮车,转动的车轮能让你轻松穿梭在玉器老街、翡翠大道、翠宝园、昆岗南、片料市场、大明宫等六大商圈里,挑选各式精美的玉镯、手串、玉牌、耳扣;也可以让你轻松打卡有着画山廊“玉眼”、下沉景观广场等多处生态、文化景观的玉廉文化广场,或者到平洲玉器珠宝特色小镇数字展厅里,近距离欣赏大师的玉雕作品。
便捷的共享氢能两轮车,改变的不仅是市民、游客在此的出行方式,还有“平洲玉器”在人文经济背景下的澎湃活力。
作为桂城优势产业的典型,平洲玉器在业内有“世界翡翠看缅甸,中国翡翠看平洲”之美誉。为凝聚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目前桂城通过率先制定全省首套玉器珠宝产业扶持政策、率先在全国开启合规经营与阳光交易模式等方式释放产业活力。
但“金玉”要找到更多的“良缘”,还需要靠绿色生态的环境及人文好故事来吸引人,赋能玉器产业的长远发展。
平洲玉器主动开展了从“材料”到“文化”和“人才”的动能转换。其中,人文经济便是平洲玉器的主要着力点。
桂城街道办主任谢展明介绍,平洲玉器珠宝特色小镇已被列入桂城十大城市主题产业社区之一。一方面,桂城通过引进社会资金,使得产业发展空间载体突破100万平方米,同时也依托平洲一号项目,将其打造成融合玉文化、岭南“粤”文化、空中花园、氧气森林、网红打卡点等元素“产城+文旅”新地标。另一方面,桂城通过举办玉文化系列活动,开展玉文化传播推广系列策划,推出玉文化精品文旅线路等,打造玉文化“文商旅”融合的新格局。
而有了首批500辆共享氢能两轮车的加入,小镇也将拥有更多元、更便利的出行方式。
“我们希望小镇的环境是绿的、涌边是绿的、出行也是绿的。”谢展明表示,氢能两轮车产业项目是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双向赋能的生动实践。接下来,桂城将以打造“人工智能+制造业”示范基地为抓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让优势产业焕发新生。
绿色能源
国字号“氢能之都”再迎应用规模化
首批亮相的氢能两轮车,是什么来头?
当天亮相的“南海造”氢能两轮车由南铝云核体系携手攀业氢能、龙跃车厂等联合打造。其车身为可循环铝合金车架,配套上安全、稳定的氢能燃料电池。在投放使用后,该批两轮车将以互联网租赁运营方式为市民提供共享出行服务。
这一项目是南海自孵化培育氢能产业以来,在氢能应用上的一次大规模化尝试,也是南海氢能产业在氢交通领域的又一具体应用成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一“南海造”能从实验室走上街头,其背后是南海氢能产业历经15年的沉淀与积累。自2009年开始布局培育氢能产业,南海至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第一轮生长集聚,还成为国内氢能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之一。目前。南海已聚集各类氢能企业和机构154家,计划投资规模超600亿元,全部达产后年产值超千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22年,南海区氢能产业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今年,南海出台了《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实施方案》,以奋力打造中国氢能产业第一区为目标,系统推动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强调,要积极拓展氢交通、氢
工业、氢农业、氢生活等多元化应用场景。
随着这次氢能两轮车的规模化应用,南海氢能产业的多元化应用、规模化发展也将开启新的一页。
南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张家玉透露,本项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氢能两轮车示范项目。在首批投放氢能两轮车500辆后,计划到2024年底前投放6000辆,到2025年底投放15000辆。以此助力南海区打造零碳出行示范标杆城市,加强和提升南海区在氢能产业的领先地位和影响力。
绿色生活
产业互促互融的绿色发展方程式
南海此次将“氢”“铝”“玉”组团“出道”,用意何在?
这三者都是南海的特色产业。南海不仅期望以此打造更具优势的产品,从而引领互联网租赁电动两轮车产业的创新与改革,更期望通过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合作创新,探索南海产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秉承南海铝业集团的‘绿业’思路,本次亮相的氢能两轮车通过打造‘制造-运营-回收’的生态链,实现了氢能两轮车使用成本不高于锂电车成本。”广东南铝云核铝行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清说。
近年来,南海区从水环境治理切入,紧抓生态建设打造“绿美南海”,生态建设绿意盎然,同时推动文化融入产业、融合生态,产文互促绘声绘色。
本次南海氢能两轮车产业示范项目的启动,意在通过优势的玉器产业、铝型材产业与新兴的氢能产业互促互融,助力全区“三高四新六集群”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南海区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聚焦产业发展重点,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如今,南海区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聚焦玉器珠宝产业、铝型材产业等13个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激发新质生产力,不断夯实现代化活力新南海产业根基。“我们要以翠绿彰显优势品牌的成色,做到真材实料、精雕细琢、家喻户晓;以新绿增加科技赋能的亮色,优化硬件效率、供给结构、节用模式;以扩绿改善生态文明的底色,提升自然环境、工程管理、行为公德。”南海区区长王勇表示,“翠绿、新绿、扩绿”将成为南海新的城市色调,让我们共同的家园变得更加可爱和温暖。
以传统文化为基底,以生态绿水为魂,南海的经济、生态、文化相互促进,不断兼容并蓄、推陈出新。通过拥抱新兴产业的“能源绿”,坚守优势产业的“翡翠绿”,实践持续发展的“生态绿”,在南海,一幅“三绿溢彩”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正徐徐铺展。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翠贞黄晴雯通讯员梁楚洪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勇斌陈启邦拥忠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