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开渔节暨太平墟渔乐邨规划和招商推介会举行
来渔乐邨尝西江河鲜赏大地艺术

■渔船出发捕鱼,背景即是大地艺术节作品。 通讯员/李均良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陈肖玲通讯员关蕴琪张嘉宜李均良报道水上南海,生生不息。7月6日,2024年西樵开渔节暨太平墟渔乐邨规划和招商推介会在太平墟举行,西樵现场亮出“渔乐邨”新品牌,诚邀各方共同参与打造全新旅游目的地。即日起,市民游客可前来品尝美味西江河鲜,体验渔乐邨与大地艺术节碰撞出的人文魅力。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出席开渔仪式。
美味河鲜邀市民品尝
“3、2、1,启动!”活动现场,随着一声鸣笛响起,在西江边上的渔船以竞发之姿开启新一轮的捕鱼作业。
西樵坐拥西、北两江资源,自古以来便以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闻名遐迩。尤其位于西江之畔的太平墟、水运新村一带,凭借天然的地理优势,渔业和饮食文化深厚,一系列河鲜美食让人垂涎三尺。
“西江河鲜,远近驰名,这些都是我们渔民辛勤捕捞的成果,都是当季美味。”西樵镇镇长邝颖新介绍,举办“开渔节”,旨在打造集视觉、味觉、触觉、听觉于一体的游乐盛宴。
“历经多月的休渔期,终于开渔啦!”西樵樵泰社区渔民张绍光介绍,渔获以河虾、黄鱼为主,希望所有渔民满载而归,“能将新鲜的河鲜交付给西江片区的餐饮店,让市民游客第一时间尝鲜,我们也很满足。”
据悉,太平社区和樵泰社区范围内有多家餐饮店,从7月6日开始,向广大市民游客奉上色香味俱全的江鲜大餐。
打造全新旅游目的地
为了丰富“西樵食鲜”美食品牌的内涵,发掘“好玩西樵”独特的文旅资源,推动太平墟的招商引资,赋能第二届南海大地艺术节,活动现场发布了太平墟复兴计划和“渔乐邨”品牌概念。
据介绍,“渔乐邨”将以“渔家传承、墟市记忆”为底蕴,整合“渔业捕捞、特色饮食、市肆商业、风情民俗、人文历史”等文化因素于一体,为市民游客打造一处沉浸于地域风情的,集“文化探访、美食享受、艺术观赏、青年创意”多重体验的,代表西樵特色的全新人文旅游目的地。
按照规划,“渔乐邨”将分为三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是规划建设连片,将太平墟和水运新村纳入规划;第二阶段是物理空间连片,将搭建连结太平墟和水运新村的交通码头,让市民游客更加便捷地在渔乐邨享受到“文化探访、美食享受、艺术观赏”等多重体验;第三阶段是水经济带开发连片,将引入滨水休闲娱乐项目、咖啡茶饮酒吧、时尚轻餐、青年旅店和精致民宿等,打造一个纵览“水上南海”水文化、水交通、水生态、水经济和水生活的实景体验地。
现场还发布了太平墟8座物业招商,围绕文创、艺术、民宿、餐饮等,推出一系列招商优惠,包括租金标准低至6元/平方米,在今年10月至12月签约进驻的,首年免租,第二、三年半价租金;在今年10月前签约进驻的,前两年租金全免,第三、四年享受半价租金;如果在今年11月15日前开业,第五年继续享受半价租金。
此外,“渔乐邨”规划中还提出了太平墟复兴计划,将立足太平墟文化脉络与现实情况,通过“文化复兴、商业复兴、环境复兴、社群复兴”四大系统性、长期性工作,将太平墟打造成为文化之墟、艺术之墟、活力之墟、青年之墟、友好之墟。
南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华刚等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