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镇党委书记刘伟接受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专访——
聚焦三大定位 打造宜居烟火九江

■九江凝聚片区合力,扛起西部崛起新担当。

■九江敦根社区挖掘在地文化,美化河岸“赤膊房”。通讯员供图

■九江是全国首个
“中国龙舟名镇
”。

■九江要挖掘五百年水产新价值。这是万亩鱼塘。

扫码看访谈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其承担着推动强县促镇带村,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使命。
答好镇域考卷,是“百千万工程”的破题关键。九江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下真功夫,凝心聚力,乘势奋进,不断将“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乘风破浪、勇立潮头,高效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九江镇党委书记刘伟表示,九江镇将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既要抓速度,更要会转弯”的思维,全力推进落实“百千万工程”,通过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锚定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开拓西进战略的新空间,扛起西部崛起的新担当,进一步优化镇城布局,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三大定位发挥九江“镇能量”
记者:九江是如何理解“百千万工程”的?接下来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和资源禀赋,融入其中?
刘伟:“百千万工程”是九江接下来要抢抓的重大历史机遇。作为全省1609个乡镇之一,九江要自觉把“百千万工程”放在全省、全市、全区的角度去谋划和推动,让全镇各村(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为此,九江将以“百千万工程”构建高质量发展蓝图,锚定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开拓西进战略的新空间,扛起西部崛起的新担当。
锚定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九江正着力构建现代水产(淡水鱼种业、高品质预制菜)、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制造、绿色时尚家具的“1+2+1”现代产业体系。第一个“1”是指现代水产业,要实现农业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是指九江要牢牢抓住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九龙高端装备及新材料制造产业园的机遇,深耕高端装备行业和新材料两个新兴的战略产业;最后一个“1”是指绿色时尚家具产业,接下来九江将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部署,推动电商家具和睡眠产业等转型升级。
开拓西进战略的新空间。省里发布了几个城市群规划,九江正好在广州都市圈和珠江西岸都市圈的结合点上,市委市政府向西向北有一系列的战略部署,九江正好处于佛山西进的重要节点,从地图可见,佛山是一个人字形结构,九江正好在一撇一捺的交汇点,处于禅南顺以及和高明的交点上。接下来,九江会按照市、区的部署,在西进战略上体现出九江的作为。
担起西部崛起的新担当。区委区政府在“百千万工程”方案里专门提到,要推动九江西樵丹灶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作为西部三镇的重要一员,九江将落实好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在产业、空间、环境等各个方面担起西部重要的使命。特别在是产业空间的拓展、港口的建设上,九江有自己的特色和独一无二的资源,九江要担起这个责任。
四个方面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记者:围绕上述三个定位,接下来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文旅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九江要如何找准定位、做强专业、做优特色,在自己的赛道上竞标争先?
刘伟:九江作为南海制造业起步最早的老牌工业镇,1979年引入南海首家“三来一补”企业。九江发展至今,形成了工业为主导、农业水产养殖为特色的三次产业体系。2022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33亿元,工商税收总额13.91亿元,规上企业305家。
接下来,九江将围绕用好佛山九龙高端装备及新材料制造产业园新引擎、挖掘五百年水产新价值、擦亮“诗酒渔场”新名片、巩固民生保障新成果等方面,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九江样板”。
用好九龙产业园新引擎。2023年1月到10月,九江成功招引超亿元项目共9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2个,计划投资总额130.4亿元,同比增长116%,供应工业用地面积约61万平方米(916亩),预计全年供应工业用地面积超66.67万平方米(1000亩)。一方面,推动新兴产业加速集聚:聚焦建设“1+2+1”现代产业体系,锚准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赛道招大引强,产业结构实现蝶变升级;另一方面,推动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做好家具产业链常态化服务保障,通过拓展空间打造临港绿色时尚家具示范园区,擦亮“九江时尚家具”品牌。
挖掘五百年水产新价值。以工业化思维推动农业现代化。一方面加快农用地集约,探索“政府主导+村社集约+统筹招商+企业改造”的全域塘改“九江模式”。另一方面向上游和下游拓展,目前九江已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淡水水产鱼种业在九江做大做强;同时推进20万平方米(300亩)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建设,如今首批引入了源林健康食品、华南味谷等重点项目。
擦亮“诗酒渔场”新名片。推进海寿岛游客中心、民宿、营地等项目落地;策划推出龙舟研学游、龙船饭体验、璜矶水上运动、水产科普体验等精品线路;持续举办夕阳音乐会;探索推进海寿、儒林湾、南金等美丽渔场建设。
巩固民生保障新成果。全力保障全镇第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南海儒林实验学校如期竣工;推动构建“1+3+N”整合型医疗体系,让小镇也能够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加快构建“桃苑颐养院专业机构+社区幸福院全覆盖+长者饭堂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好保障。
党建引领带动全民参与
记者:镇街作为南海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阵地,九江如何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到这项工作中?
刘伟:九江龙舟与桂城叠滘龙舟都很出名。前段时间九江组织各村(居)书记到桂城叠滘,听了一番介绍后,大家都发出这样的感慨:九江龙舟不仅要快,也要会转弯。这代表九江在接下来推进“百千万工程”中一个思路,即有些东西要坚持抢抓速度,但更多是要注意转变思维,去创新去改革。目前九江按照区委的要求,专门成立了百千万指挥部办公室,以及7个工作专班,抽调专门的人员开展日常工作。接下来九江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更要全民聚力。
党建引领。这是核心、也是抓手。九江有27个村居,各村有各自的特点、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为此,九江划分了五大片区,通过片区推进的方式来落实“百千万工程”。北部片区提出要实现产业、城市振兴;中部片区要以交通畅通为抓手,促进片区融合和资源要素的畅通;西部片区要以临港产业社区为核心,推进产业园区拓展和大项目引进;南部片区要围绕九江主城区,实现城市与乡村的融合发展;东部片区要将农业、乡村生态进行融合和优化。
同时成立五大片区联合党委,由镇主要领导担任党委书记,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提出“一个片区要有一个示范带、一个片区要有一个典型村”,以此推动全镇城乡区域的融合发展。
此外,九江还以项目化来确保“百千万工程”的各项工作落地,包括重大产业招商项目成立党支部,将党旗插到建设的一线。同时为村里制定具体乡村振兴各项项目、规划,通过一个个项目,把“百千万工程”抓牢抓实、抓出成效。
全民聚力。九江在全市率先启动了经济社一级的乡村振兴擂台赛,245个经济社、每家每户、志愿者都是参赛主体,以问题为导向,调动起每个经济社你追我赶的积极性,发动全九江各家各户行动起来,把全民力量汇聚起来,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建设。
九江乡贤文化非常浓郁,2023年初评出了首届九江新乡贤。包括关杰初在内的乡贤,积极投身于九江的乡村振兴、公园建设、道路建设、医疗卫生、教育等各项事业。九江通过乡贤的作用带动全民的参与,培育了一批“慈善+”项目。乡贤乡亲们也积极发挥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感召力,吸引超1280万人次接力“一元爱心捐”活动,募集资金近3000万元,创造了九江全民参与乡村振兴、全民参与“百千万工程”良好的氛围。
一个片区打造一条精品线路
记者:南海提出在每个镇街培育2个以上“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九江也提出通过美学复兴计划推动乡村振兴,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深化美学赋能,把美学赋能与典型村建设融合起来?
刘伟:“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的重点之一是人居环境提升,这也是九江近年来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关于九江乡村的特点可以用乡村的本色、水乡的底色、侨乡的特色来形容。乡村的本色指九江具有岭南乡村的韵味;水乡的底色,九江是一个典型的岭南水乡,虽然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但水乡的特色仍保留得很好;侨乡的特色,九江是佛山著名的侨乡,风土人情、乡村景观、民居建设都有很浓的侨乡特色。
针对这些特点,2022年,九江提出乡村美学复兴计划,核心是要打造“九江特色+乡村味道+时代气息”的乡村风貌。过去一年,九江乡村美学复兴计划取得初步成效,在示范项目推进、在地文化融入乡村美学、充分发挥在地人才作用等方面得到很好体现。
九江以水南、敦根、下西为试点,开展墙绘涂鸦、美丽庭院建设等探索。例如,水南社区将现在流行的“庭院经济”融入到美学复兴之中,并在佛山市2023年上半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考评中获得全市明检村第二名的成绩;敦根社区在原来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之上,将美学元素、乡村的历史和风土人情注入到水道两岸的墙绘中,形成了室外的“村史馆”;下西社区把朱九江文化融入国风园,并与夕阳音乐会融合起来。
接下来,九江将按照“百千万工程”的要求,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在五个片区,按照“一片区一示范带、一片区一典型村”的思路,选树一批乡村美学示范村,激活沉睡的乡村文化资源,按照区委提出的“10个1”的要求,将“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做实做细做好。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沈芝强崔绍鹏通讯员何万里许健华
九江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
聚焦“三大定位”
锚定产业发展的新赛道
着力构建现代水产(淡水鱼种业、高品质预制菜)、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制造、绿色时尚家具的“1+2+1”现代产业体系
开拓西进战略的新空间
在西进战略上体现出九江作为
担起西部崛起的新担当
在产业、空间、环境等各个方面担起西部崛起的重要使命
发力“四个方面”
用好 九龙产业园新引擎
挖掘 五百年水产新价值
擦亮 “诗酒渔场”新名片
巩固 民生保障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