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镇松塘村举行翰林文化节
小学生跳六佾舞 优秀学子“领利是”
珠江时报讯(记者/何泳谊通讯员/张嘉宜区少敏)10月3日,“千年松塘·翰林书乡”第十一届松塘翰林文化节暨孔子诞辰2574周年纪念活动,在南海区西樵镇松塘村拉开帷幕。
上午9时许,松塘村少年醒狮队带来的醒狮表演《吉祥送宝》点燃了现场气氛。随后,36名小学生身穿汉服,右手执孔雀羽毛,左手执短笛竹管,跳起了古代宫廷乐舞——六佾舞,松塘村的祭孔礼正式开始。
松塘村五房长老带领村中学子、村民在主持人的引领下,向孔子庙行祭献礼,表达对孔子的敬仰之情。接着,主持人朗诵祭文,现场充满了浓厚的敬意和庄重的氛围。
松塘村自古崇尚读书育人,科甲鼎盛。2010年,村民自发筹款成立了翰林文化基金会,奖励学有所成的学子。在每年的孔子诞仪式上,松塘村都会举行奖学仪式,鼓励先进,启迪后学。这也成了翰林文化节的一大特色活动。
现场,南海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梁惠颜,西樵镇镇长夏泽鸿等为本年度松塘村的优秀学子颁奖。
村民李婆婆在台下默默注视着被嘉奖的外孙。她说,举办翰林文化节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她为孙子感到骄傲。据介绍,首届翰林文化节举办至今,松塘村共有371人考上各类大专本科院校。翰林文化基金对优异学子的扶持奖励总计超17万元。
随后,翰林文化节的重头戏——行翰林运开始。在村中五房长老的带领下,一众学子、村民、游客同走青云路,登翰林门,绕月池走一圈,领翰林利是。这一仪式旨在鼓舞松塘儿女“弘毅担当,敢为栋梁”。
深圳游客麦蕾早早来到松塘村,“文化节非常热闹,嘉奖优秀学子可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更能启迪更多年轻一代向上攀登。”她说。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莫作非为,情系桑梓、志在四方。”这是松塘的村训,也是村民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态度。每一个获奖的孩子们都要一同诵读村训,感受松塘人爱国爱家的精神,深入理解情系桑梓、明理养德的文化内涵。今年松塘村保滋堂为每位获奖的学子颁发“开学利是”一封,祝愿学子们学业进步,尊老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