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09月25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我国将加快推进种业振兴“五大行动”
    • 开拓创新担当作为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
    • 口腔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 新能源产业再添一支劲旅
    • 进一步抓好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 3万人次共享丰收喜
    • 邀约市民共同品南海
    • 桂城湾区带“电”爱车节500万元购车补贴先到先得

    第A02版:要闻

    • 9个村(社区)获评优秀
    • 南海“最岭南”地名文化研学线路发布
    • 大沥元素亮相新华社亚运会宣传片
    • 开拓创新担当作为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
    • 培训接地气干事添动力

    第A03版:品读狮山·

    • 76个村居领题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第A04版:经济

    • 宣传服务“无死角”助企业品牌“走出去”
    • 绘就蓝图:阔步迈向“五个1万亿”目标

    第A05版:经济

    • 桂城 推出 500万元购车补贴先到先得最高补贴 5000元
    • 九江 派发500万元家具消费券多款家具冰点“秒杀
    • 南企热情推介 市民爽快下单
    • 20支科创队伍比拼南企项目获大奖
    • 借助南海优良资源做好绿色转型升级

    第A06版:要闻

    • 一条龙舟带起一股劲一支队伍凝聚一条村
    • 送金融知识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第A07版:文化

    • 百年私塾今胜昔古村又听读书声
    • p29

    第A08版:镇街

    • 西樵山上新四大文旅项目
    • 捉塘底数鱼花 丰收喜悦“玩”出来
    • 大沥商会三十载初心不变促发展
    • 未交加装电梯费能否使用电梯?
    • 欢聚西江畔高歌庆丰收
    • 禅规公示2023-1S380号佛山瑞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鹏瑞三龙湾壹号广场项目1#、2#、7#、8#住宅楼,18#-20#商业楼,裙楼及地下室建设项目调整批前公示
    • 广东博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第二次信息公开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7:文化

走进里水汤南古村,感受书塾文化魅力

百年私塾今胜昔古村又听读书声

2023年09月25日

    祠堂、家庙、晒坪、池塘兼备,几百年的古朴之风扑面而来。

    汤南村保存了古色古香的岭南传统建筑。

    乐堂书室里,古时的“礼乐文化”在这里传颂。

    书塾里收藏的墨砚。

    扫码看视频

    古榕、祠堂、池塘……来到南海,你能看到很多典型的岭南乡村,它们有着明显的共性,不过如果你走近它们,会发现每个村子都有其独特的风情韵味和厚重历史。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在这适合秋游的好日子里,跟着记者的脚步,走进里水汤南古村,这里建设年代可追溯至明清时期,祠堂书塾连绵数万平方米,一不小心,就能掉进百年时光里。

    崇文重教乡风建起座座书塾

    沿着佛山一环向北前进,看到村牌,就到了汤南古村。抬头见古迹,举目皆诗画,村前荷塘环绕,村后山林守护,灰青色的屋子整齐而立,祠堂、家庙、晒坪、池塘兼备,几百年的古朴之风扑面而来。

    这里是南海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古村落、广东传统村落、南海区十大古村落、南海区十大最美乡村。汤南古村位于里水镇汤村,立村于宋、兴于明清,因村民皆为汤姓而得名。

    当地村民介绍,汤南村的祖先建造了不少房屋、厅堂、庙宇、围墙等,这些古建筑以砖雕、灰塑、墙画为主要特点,建筑群均采用硬山顶镬耳式封火山墙,内部布局采用广东民居典型的“三间两廊”式。历经岁月磨砺后,现仅存九条古巷,包括兴仁里、桂兰里、中和里、居仁里、登云里、福星里等,每条古巷都有门楼,十分规整。

    最让人赞叹的莫过于一座座清代的书塾,记者粗略数了一下,村内一字排开就有8个书塾,根据刻字可知,这些书塾都建于清代的不同时期。明清以来,山清水秀的汤南村便是鱼米之乡,尤其到了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村里很多人外出做生意,赚到钱后纷纷热心家乡建设,除了建造全新的祠堂、房屋外,大家都很重视后代的教育,建起一座又一座书塾,共计39所。

    村里的长者还记得当年书塾盛景:“以前父亲和朋友天天泡在书塾拉二胡,经常被母亲唠叨。”漫步其中,恍惚还听到书塾传来的二胡声。

    书塾变成博物馆还原﹃古之教育﹄

    《礼记·学记》中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一间书塾,犹如一个“泉口”,是当时学子们汲取知识的地方。

    如今,信祥家塾、师五家塾、大韶书舍、乐堂书室4座书塾组成“汤南私塾博物馆”,记录着汤南历史的变迁,让我们依稀感受到书声琅琅的汤南书塾盛景。

    据介绍,汤南私塾博物馆藏品共888件(套),展览总面积达6000平方米,展出与书塾文化相关的老物件,如文房四宝、教具教材、文珍文玩、陶瓷艺术等,还原“古之教育”。

    走进大韶书舍,就像是走进一间综合性大学,能看到民国时期教认字的《国民字课图说》、初中英语读本等文物;在师五家塾则可以看到家塾的建筑、内装与其他书舍有着明显的不同;在乐堂书室里,则可以通过各种展品和文物了解我国古典“礼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所在。

    最为特别是信祥家塾。除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外,留存的“修凤楼”牌匾证明了当时这里是族内女子接受教育的场所。在那个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敢于冲破歧视和偏见,足见汤南村人的魄力和“崇文重教”的深入人心。

    村内文人辈出,有明朝八世祖登仕郎汤恩礼、九世祖正议大夫汤举公、十世祖大理寺卿汤康显、十六世祖弘治戊午科举人汤文蕚等,文风颇盛。走在汤南村中,古代学子们求知若渴、孜孜不倦的模样似乎依然呈现于前,鼓励着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路上,也如他们一样永不停歇。

    每条古村都是一本厚厚的史书,记载着时代变迁和当地人生活过的时光轨迹。汤南村,地理位置上并不起眼,却有着沉厚的过去,而私塾博物馆,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汤南古村之中。

    深挖书塾文化打造﹃研学智创﹄集聚地

    作为岭南文脉的发源地之一,坐拥“亿年山川、万年水脉、千年文化、百年工业”的南海,传统文化资源藏匿于200多个村居的各个角落,这些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显示出深沉的乡土情怀。

    自从里水开展乡村振兴后,汤村依托中国传统私学文化,通过深挖村塾、宗塾历史,结合教育、体验、观览等,打造里水最具氛围的研学智创集聚地。

    每到周末,汤南古村都会迎来参观游玩的村外游客,有一家大小前来休闲游玩、参观私塾博物馆的,也有市民特意来探寻岭南古村的魅力。

    看着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慕名前来的游客、研学游团队越来越多,村里长者们总是围坐在村口的榕树下,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我特意数了一下,游客多的时候,停车场停满旅游大巴!”

    在南海,还有许多像汤南村这样大大小小古村落,正乘着乡村振兴的机遇和挑战,寻求自身发展道路,为南海乡村振兴、基层善治持续贡献力量。

    待更多的古建筑修缮完毕后,汤南古村还会开设乐堂、书社等少年培训课程,引入中医、推拿、针灸等国学权威机构,致力成为国学文化研学的发扬地。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戴欢婷通讯员蒋素媚熊奏凯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章佳琳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