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09月0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 开放引领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
    • 扎实做好防汛防台风各项工作
    • 备好贴心“礼包”欢迎退役士兵回家
    • 国家防总维持对广东防汛防台风三级响应
    • 杭州亚运会官方指定用车交付
    • 防抗“苏拉”还好有你们
    • 暑假票房超亿元南海电影市场火热

    第A02版:要闻

    • 深挖“一座山”打造西樵全域文旅IP

    第A03版:要闻

    • 防抗“苏拉”还好有你们

    第A04版:要闻

    • “六个最高”增强信心 “四大方面”接续发力
    • 企业不出园即可办妥审批业务
    • 培训乡村工匠建设绿色农房

    第A05版:要闻

    • 暑假票房超亿元 南海电影市场火热
    • 佛山“十三姨”带你看“西甲”
    • 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

    第A06版:镇街

    • 荒地变“网红花海”穷村成“都市桃源”

    第A07版:镇街

    • 西樵5名森林消防员勇夺全国大奖
    • 每月两日 长者免费领爱心云饺
    • 部门协调转供水村民用水有保障
    • 面包车侧翻多人合力救援
    • 中国农业银行南海桂园支行保管箱搬迁公告
    • p34

    第A08版:教育

    • 佛山首所港澳子弟学校开学
    • 三大主题活动 让青少年了解丹灶
    • 开学第一天 嘉奖优秀少年
    • 烧蜜蜂窝引山火因失火罪被判刑
    • 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马岗新址院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信息公开
  • 数字报首页

A06:镇街

大沥镇大镇社区

荒地变“网红花海”穷村成“都市桃源”

2023年09月04日

    ■大镇社区道路整洁,环境优美。

    ■市民打卡大镇村史馆。

    ■大镇社区朝阳花海的向日葵盛情绽放。

    ■大镇村史馆数字展厅。

    ■大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古色古香的大镇村史馆。

    沿着大镇涌进入大沥镇大镇社区,花海一步一景、惹人陶醉,若是凑巧,还有火车呼啸而过……

    从一条“穷村”到成为“网红”社区,再到引来产业“金凤凰”,大镇社区由内而外的蜕变思路是:激发群众积极性,掀起环境再造浪潮,以生态振兴撬动全面振兴。

    如今,大镇社区已成功打造出一个“留得住诗意、载得动乡愁、跟得上发展”的都市桃源,获得南海第一批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社区等荣誉。此外,还计划对大镇旧圩修旧如旧,擦亮“印象大镇”文旅品牌,让“网红”变“长红”。

    这个曾经的“后进村”,将继续以“逆袭者”的姿态,建成城区居民都羡慕的新农村,努力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三个“锦囊”

    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大镇社区位于大沥西南部,沿文华北路,5分钟可达桂城。这里区位优越,发展理应“顺风顺水”。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前,文华北路的两端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光景:南向的桂城寸金寸土、街道干净整洁,北部的大镇社区却一穷二白,面貌基本以农田、低矮破旧的厂房为主,而且污水横流。

    2014年,大镇社区新上任的党委书记梁汉波与新班子成员达成共识,首先从环境入手,打造生态宜居的优质社区。

    提升村民改变社区面貌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大镇社区有三个“锦囊”,即整体规划上提出“楼盘管理”理念;制度保障上制定村规民约;长期维护上成立自治消杀队。

    “我们尝试向村民灌输一种理念:对标城市楼盘管理,将每个村打造成花园式小区,通过自己做环境、做服务、做配套和管理,使乡村宜居、物业升值。”梁汉波介绍,为了让村民直观感受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益处,大镇社区以民建村为试点,发动群众进行“三清理”,彻底清理村内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并由社区承租民建村部分闲置土地,打造出一片占地约1公顷(15亩)的特色花海。

    该片花海落成后,很快成为热门打卡地,让村民看到了和美乡村应有的模样。民建村的示范效应迅速辐射到其他10个经济社,村民纷纷建议效仿。

    面对群众愈发高涨的呼声,大镇社区掀起了一场社区全民参与的“十月围城”大清理大整治行动,并以“都市桃源”为定位,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朝阳花海和绿皮火车行经线路,营造观花海、看火车、思乡愁的意境。

    通过环境提升系列措施后,大镇社区的人居环境实现了大提升。但在梁汉波看来,要巩固建设改造成果,必须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第一步,是与村民“约法三章”,将环境整治、日常维护、环境卫生等纳入村规民约范畴,促使全体村民自觉维护共同的家园。

    在长效维护方面,大镇社区创新成立由村民组成的自治消杀绿化组,让社区的环境养护达到最佳效果。同时,大镇社区坚持“花小钱办大事”,每个项目动工前,都先做好充分的谋划,如将光源、护栏等物资标准统一,方便后期维护和统一采购,构建起成本相对低廉的长效维护机制,做到最优性价比。

    如今,大镇社区各经济社村村有公园、处处通绿道,各村均配有体育健身设施,大镇村史馆、朝阳花海等景点成为网红打卡点,整个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从后进村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精品示范村的美丽蝶变。

    引来“金凤凰”

    村民钱包鼓起来

    经过多年的改造提升,干净、整洁的大镇社区逐步呈现在群众眼前,可大镇社区班子没有满足,他们有了一个新想法:促进社区全面振兴,绘就“形态好、文态优、生态美、业态活”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一个乡村社区的宜居宜业指数不仅仅看人和、环境,交通也是关键一环。于是,促进大镇社区乡村振兴的“另一步棋”,梁汉波和社区班子把目光瞄准了社区路网“形态”。在梁汉波的带动下,大镇社区发动了“交通大会战”,对原有道路进行拓宽道路、路面平整化、硬底化、公交站点

    优化等措施,并彻底打通了贯穿整个社区的同庆路、文华北路、仁爱路三条“交通动脉”,以往被割裂的11个经济社,陆续实现直线连通。

    道路通则百业兴,大镇社区趁势加紧大镇市场版

    块的改造,借助“古村活化”项目,对敬所公书院、大镇旧圩、朝议世家邝公祠等修旧如旧,优化当地“文态”,擦亮“印象大镇”文旅品牌。目前,大镇社区以同庆大道为中轴线,建设贯穿中心体育公园、朝阳花海等景点的观光路线,增强“网红”社区引流能力,让村居环境更靓,村民钱包更鼓。

    同时,大镇社区积极对市政管网进行改造,实现雨污分流和“三线”整理,对旧公园和建筑外立面进行提升,打造“民建花街”,通过党员、亲子家庭认养,实现专人维护。在改造过程中,不少村民主动把自家的闲置地改造成一个个小花园、小菜园,进一步推动“生态美”的形成。

    随着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和配套优势的凸显,大镇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逐步呈现。原来被客商嫌弃的旧厂房,先后住进“金凤凰”。目前,社区内引入大沥全铝智能家居产业园等项目,“业态”活起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今年,大镇社区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上交易的厂房租金,价格最高达40元/平方米。此前,这些厂房的租金价格普遍在10元/平方米以下,有的仅3~4元/平方米。相比2013年,大镇社区经联社的收入翻了3倍,人均分红从不足3000元,涨至6391元。

    环境好了,收入高了,越来越多的村民从城市“回流”社区。“比起以前,家门口有花园、有产业,又能跟家人多相处,当然要回来住啦。”从桂城小区搬回大镇社区一中经济社旧居的村民邝巨明十分感叹,从后进村到网红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带给大镇自内而外的变化。

    数读  大镇社区人居环境整治成绩

    ◆建成带公厕的垃圾压缩站5座

    ◆建设花海约1.01公顷

    ◆新建公园、广场12个

    ◆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个

    ◆新建村史馆1个

    ◆贯通路网6.3千米

    ◆推进截污工程33千米

    ◆新建雨水管网27.661千米

    ◆安装路灯、景观灯1246支

    ◆绿化种树3676棵

    统筹/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程虹杨慧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郑慧苗周钊泷

    通讯员南农宣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贝娜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