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地情@你啦·校园行”在四所学校同步举行
地情文化进校园带学生深入认识南海
珠江时报讯(记者/王方亚)学生足不出校园,便可读志阅史、了解乡音乡情。5月30日,“南海地情@你啦·校园行”活动在石门中学、南海实验学校、南海中学、南海外国语学校同步举行,四堂各具特色的南海地情文化讲座同步开讲,各校园内的档案史志文化共建点启用。
当天,石门中学教学楼一楼,由南海区档案馆、南海区教育局、石门中学共建的档案史志文化共建点揭幕。共建点设置了方志驿站、南海方志电脑触屏、南海院士长廊、南海革命遗址地图等板块。
共建点丰富的文化史志书籍和智能触控设备,吸引不少学子驻足观阅学习。“我在学习感到迷茫的时候,就会过来这边看看,当我看到南海院士的简介时,深深地被他们坚持不懈、努力钻研的精神感染,从中受到启发,走出学习困境。”学生李雨晴说。
石门中学办公室副主任黄国琼认为,这个小小的共建点,对同学们来说很有意义,也是一个小小的学习天地,“石门中学有不少外地的学生,他们对南海的历史并不太了解,通过这个共建点,他们可以深入了解南海的风土人情。”
当天,南海档案馆还邀请佛山党史专家库专家谢晓云、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任建敏等,分别在四所学校开展史志文化讲座。
“同学们,你们知道南海现在有多少常住人口吗?相当于一个欧洲国家的人口!”在石门中学报告厅,谢晓云一上台便抛出问题,他边讲边与学生互动,将《南海:从富起来到强起来》讲得有声有色,现场学生频频送出热烈的掌声和欢笑声。其他三位主讲老师则分别讲授《“我的家乡是南海”——南海“两院”院士的家国情》《往事越千年:南海历史变迁掠影》和《走进南海》,为南海学子送上文化盛宴。
本次活动也拉开了南海区2023年“6·9”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的序幕。国际档案日当天,南海区档案馆将举办系列活动,带领学子打卡南海美学地标——南海风物方志馆,开启档案小课堂,玩转南海潮流风物。
南海区档案馆利用馆藏资源,联合区教育局和区内学校,创建档案史志文化共建点,这是南海档案史志文化阵地和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共建的学校负责人认为,档案史志文化进校园,对于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人文历史及地情知识教育,激发其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