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召开促进农村集体资金有效利用调研会
让农村资产活起来让村民共同富起来

珠江时报讯(记者/梁慧恩通讯员/南农宣)5月12日,南海召开促进农村集体资金有效利用调研会,区长王勇与来自各镇街的社区代表、部门负责人直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困难,共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农村空闲的资源如何“生金”?狮山镇罗村社区做出了有益尝试。罗村社区党委书记颜铭坤介绍,2012年起,该社区利用农村集体资产改造罗村创新产业园、罗村商业广场、正盛商业楼等项目,让“沉睡资产”变“增收活水”。2022年,村组两级集体资产总额约3亿元,可支配收入约9800万元。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必由之路。在九江镇,上东社区上东工业园改造提升示范项目运营后,园区每年租金收入约500万元,为原工业园租金收入的5倍多,年纳税额达360万元以上。
西樵镇西樵社区党委书记周洁韵则谈到,社区拥有良好的资源,却苦于对发展项目定位不准,有合适的项目却面临土地报建审批难的问题,“村里有一块地,整合了2年多一直没能成功报建,希望能得到完善的服务指引。”
南海共有涉农社区222个,集体经济组织2270个。与会人员不约而同地指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发展项目定位不准、项目经营管理缺乏专业人才、群众参与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的内生动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王勇表示,南海的农村改革一直走在前列,如何盘活农村资产,提高集体资金利用效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多更新的路径。
对此,他提出八大对策:一是共同富裕大局观,要引导老百姓在依法依规办事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解决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二是价值导向扩资产,农村集体资产要从产业形态以及质量保障产出;三是公开交易讲规范,要保证老百姓的知情权,保障市场的公平性,提高干部的执行力;四是民生优先守底线,农村民生保障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承担的义务,具体体现在自己家园自己建、自我服务、自主决策、自力更生;五是企业决策求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明晰产权关系、提高信用等级、实现科学决策;六是多种经营看长远,要通过多种经营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出租、出让价值,还要处理好收益与提留关系,防止“分光吃光”;七是尊重专业能人管,要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等专业人才撬动资源,推动发展;八是金融组合避风险,要通过金融工具,打好组合拳,使死水流动变活,转移分担风险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