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中职齐头并进 南海学子人人出彩

石门中学学子在理科实验室做实验。

南海区推进高中阶段职普融通改革论坛暨南海理工-石门中学签约仪式现场。

南海学子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大放异彩。

南海艺高学子上音乐课。

狮山高中学子在恒温游泳馆进行比赛。
高中教育作为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面对中考招生这个人生的关键路口,初三学子和家长应当如何选择适合的高中教育,让自己拥有更广阔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
在南海,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止一种。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的南海高中教育发展格局,在错位发展中形成了学术、科技、艺术、体育、传媒、综合、民办和职业等特色各异的八大类型学校,凸显优质、均衡的特点,每位学子都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成长发展的学校,成就出彩人生。
近三年有34名南海学子被清华北大录取,每年有70余人考入国内顶尖体艺类大学,职校生也能拿国赛冠军、圆名牌大学梦……南海高中教育全面展示了质量优异的办学经验和特色鲜明的育人模式,唱响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声。
推动普高特色发展 实现教育优质均衡
2022年,南海高考再创新辉煌,各项数据再创历史性新高,实现高位高增长。全区8人被清华北大录取,21人被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录取,超过80名学生被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顶尖体育艺术院校录取。
“感谢石门中学的导师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可倾诉的老师,每一位老师都有要牵挂的学生。”石门中学2022届高三毕业生朱映陶回忆高中求学三年时,十分感激在察觉到自己状态不佳时写下亲笔信鼓励自己的班主任。最后,他没有让老师失望,被清华大学卓越医师科学家专业录取。
初、高中都就读于南海艺术高中的2022届高三毕业生徐依婧,在学校六年一贯制的培养方针下,早早定下了朝艺术方向发展的目标,顺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在艺高求学六年,徐依婧非常感恩母校给予自己的帮助:“学校校园活动很多,氛围好,大家真心喜爱艺术,而不是功利地应考。老师教给我们的,不仅有知识,还有学习方法、做人道理。同学们很团结,使得我能在非常友爱的环境中成长。”
南海区创新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模式,统筹开展高中分类创建,同时辐射带动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发展,形成小—初—高特色发展集群。今年4月,佛山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双高”行动创建评审结果公示,南海区拟获评市级高水平特色项目6个、市级特色项目9个、市级特色培育项目6个。
基于区域特色品牌学校创建的实践经验,南海推行“特色+集团化”发展策略,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南海特色集团化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初步形成了具有南海特色的创建经验。
以狮山高级中学为例,从南海区办学条件最艰苦、业绩最薄弱的高中,一跃成为全国有名的特色强校,仅用了几年时间,是因为学校走对了“体教融合”这条路。在创建体育特色品牌教育之时,学校就开始酝酿集团化办学,从田径项目逐步扩展到游泳、篮球、武术、乒乓球等优质项目,从三所初中,扩展到七所初中,下延至小学,如今,集团涵盖七所初中、六所小学,成为跨桂城、大沥、西樵和狮山等四个镇街,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完整基础教育学段的多法人合作型办学集团。
职教赋能产业发展 贯通中职升学通道
去年5月1日起,新职业教育法的正式实施,在社会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产教融合、普职融通、职教高考……众多热词不禁让人发问:职业教育的未来将会往哪走?
在南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各中职学校持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职业教育赋能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提升。
去年8月24日,素有“工业之母”之称的模具技术“国赛”在南海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42支代表队共200多名中职师生参与其中。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林壬旭、廖泽金两名同学代表广东省代表队参赛,一举夺得“国赛”第一名,顺利获得入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保送资格。
除了在这次大赛一举夺冠,近年来,南海区以专业技能竞赛为抓手,职业院校师生在各项大赛中屡创佳绩。国赛方面,在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南海区教师代表队获得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获奖总数位列全省中职组第一,在今年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省赛方面,2021-2022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南海区中职学生代表共获得一等奖23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4项。2022年3月,广东省教育厅公布2021年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获奖成果名单,南海成绩斐然,共获2个特等奖(全省仅3个)、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
南海中职教育改革也强势拉开了序幕。去年6月,南海区政府出台了《南海区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实现建设20个优势特色专业群、100个校企合作项目、100个公共实训中心、50个产教融合型企业、1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等目标,为全区制造业发展输送技术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使全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1万。
为实现这一目标,南海出台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的扶持举措。比如,在支持创建“工匠之师”创新团队和“大城工匠工作室”方面,分别给予一次性创办补贴10万元。南海还将新增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4000人,不仅将给予企业补贴,还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学生除了能在中职学校实现就业梦,还能实现大学梦。南海不断深化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探索职业教育与升学教育横向融通、多元立交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中职学生升读本科院校的办学路径,较好地构建了职教高考、中高职贯通、技能竞赛免试保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等多维度多途径的升学立交桥。
“ 中考‘落榜’时的我,没有想到自己能考上本科!”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苏小晴,进入南信学习已有三年,通过职教高考,顺利考上公办本科院校韩山师范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圆了以前不敢想象的本科梦,实现人生的弯道超车。
深化高中教育改革 美好学子赢在未来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新时代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三个问题。对此,南海的教育工作者立足长远发展,以更宽广和更深远的眼光推动高中教育变革,从培养成绩优秀者到培养终身学习者、终身发展者、终身创造者。
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人才立区”战略,高度重视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今年开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秉林等多名院士走进南海的校园,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展示最新科学技术成果。
在今年3月召开的2023年南海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与“美好教育、赢在未来”相配套的重点项目——区教育局与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携手共建的“南海区少年未来学院”扬帆起航。
南海区少年未来学院致力于对接全国重点高校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遴选机制,着力探索在数学、科学、文学、体育、艺术、工程、国防等领域建立小初高衔接的英才早期发现、遴选、培养机制,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且综合素质优秀的青少年学生。
“鼓励各区探索职普融通试点,相关专业可面向区内试行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在近期发布的《佛山202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意见》中,“职普融通”一词出现在了广大考生及家长的视野中。佛山探索的“职普融通”,指的是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在优质师资交流、教育理念、学生培养等多方面合作互通。
对于南海中职学校而言,“职普融通”并不是新词汇。1月11日,南海区推进高中阶段职普融通改革论坛暨南海理工-石门中学签约仪式举行。这是南海理工携手石门中学率先推进高中阶段职普融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联合育人的方式,汇集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本学期,南海理工有三名年轻教师到石门中学跟岗学习,向石门中学名师学习高考备考工作经验。石门中学也定期安排语、数、英骨干教师到南海理工,指导职教高考备考工作。南海理工通过学习石门中学高考备考工作经验,提高职教高考质量,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升学愿望。
今年,南海多所中职学校启动“职普融通实验班”自主招生工作。招生政策明确指引、品牌高中师资加持,为学生打通一条从中职生到本科生的成才渠道。
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发展、做强做优本土职业教育,南海一直在行动。今年,南海启动新一轮3年一周期的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分类创建,成功打造了一批市、区级特色项目,形成多样化高品质普通高中集群。在职业教育方面,深入实施《南海区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南海区产教融合促进中心,做强做实产教联盟,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企业产业的能力。
南海八大类品牌高中集群
学术型高中
石门中学、南海中学、南海实验学校、桂城中学等
艺术特色高中
南海艺术高级中学等
传媒特色高中
南海区第一中学、南执高级中学等
科技特色高中
狮山石门高级中学、罗村高级中学等
体育特色高中
狮山高级中学等
综合类高中
九江中学、桂华中学、西樵高级中学、大沥高级中学、里水高级中学等
优秀民办高中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南海中学分校、南海外国语高级中学、英广实验学校、金石实验中学等
职业类高中
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南海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南海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九江职业技术学校、南海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等
文/南海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炽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