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南企在柚子里做出健康“大文章”
金骏康公司依托科研创新助力大健康产业,项目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近日,在广东省科技厅发布的2022年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南海区共有9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广东金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项目——“特色柑橘全果综合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这项科研成果,解决了柑橘系列农产品产业化问题。广东金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骏康公司”)扎根南海10年,从研究柚子提取物开始,在大健康产业道路上实干前行,先后获评南海区首批品牌企业、“单打冠军”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广东省高成长企业,成为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点。
/科研攻关/实现柚子100%加工利用
金骏康公司团队带头人周金林介绍,他读研究生时学的专业是化学,读博士时学的专业是有机化学。学习过程中,他接触到各种天然甜味剂,其中一种可以从柚子里提取。“博士毕业后,想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
经过调研,他发现,国外橙子做到了接近100%利用,柚子还没能做到100%利用。广东梅州地区生长的柚子有着优良品质,种植面积也大。于是,周金林将创业方向定为柚子的深加工。得到南海区“蓝海人才计划”政策支持后,周金林团队于2013年在佛山高新区南海园成立了广东金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产品中试和示范基地建在佛山高新区南海园,并将公司第一个目标锁定为“柚子100%利用”。
团队首先以金柚为原料,经过提取和生物转化等深加工工艺处理后,获得高附加值的柑橘类功能成分。很快,各项实验成功,科研成果已能支持柚子从叶子、柚皮、柚子花、柚子、残次果100%高效利用。
“研究初期,每天都面对很多不确定性,甚至是失败。”周金林说,虽然选择了“苦行僧”的角色,却收获了技术研发的乐趣。
/科技助农/每年加工柚子残果1000吨
科研需要大量柚子原料。周金林的导师是梅州人,这样的缘分让他的团队首先将技术运用到梅州一些农户中,并取得很好的反响。
原料来源问题解决了,团队差点又被新的问题卡住了。大量的柚子原料如何烘干?怎样能确保一个月内收购的一千吨柚子都能烘干?团队试用过各种烘干设备,发现用一般的烘干设备无法成功烘干柚子。
2014年,周金林的一名亲戚来到梅州,这名亲友在湖北的烟叶公司工作过,正好梅州的乡村有烤烟坊。烤烟坊烘烤烟叶采用的是空气能烘干设备,柚子的烘干问题,在烤烟坊得到很好的解决。回忆这段经历,周金林一再说,非常感激这位亲戚的帮忙。
2015年上半年,周金林团队将柚子深加工生产基地建在梅州。有别于许多科技企业,金骏康公司占地4000平方米的梅州生产车间就用了1000多平方米建高标准洁净车间,方便与全球健康产业大公司现场交流。
很快,金骏康公司梅州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6000平方米,其中包括2000平方米的冷库,每年为农民加工柚子残果一千吨。“我们企业的发展跟农民息息相关,只有农民富裕了,我们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周金林说。
/转型发展/助大健康产品精准开发
2014年12月,周金林团队携产品参加在荷兰举行的世界健康原料欧洲展,与柚子相关的近20种食品及功能食品原料成了展会焦点。
“柚子用自己的生长过程见证了一个哲学命题——苦尽甜来。”周金林说,以前被认为是杂质的原料,团队能从中提取用于改变食物苦味的食品添加剂。
周金林团队在研究“基于柑橘活性成分作为大健康产品原料的开发”项目时发现,这项技术不仅可以用于金柚、佛手、柠檬等柑橘类品种的加工,还可以用于槐米、陈皮等药食同源品种及人参、黄芪、罗布麻等传统中草药的加工,让这些品种中的活性物质生物利用度和吸收度得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
2021年,公司开始转型,注重科研成果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将生产的健康食品添加剂用于酸奶、双皮奶、奶茶、面包中。目前,公司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与王老吉、康师傅等知名食品企业合作,生产出用于减脂减重的零卡糖、复合植物饮品,用于零糖的营养纤维粉、酶解柑橘片,以及用于降尿酸的酶解芹槐片等。
“柚子加工为我们提供了一把破译植物密码的万能钥匙。”周金林在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多篇论文,引起多方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该团队仅研究中药淫羊霍发明专利就超过10个,形成了一个“专利池”。
周金林表示,金骏康公司未来的发展除生产柑橘系列为核心的食品功能食品原料外,还会在药食同源及中药新药上大做文章。
文/珠江时报记者金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