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减免税审核“绿色通道”提升科研设备进口通关效率
佛山海关驻南海办事处为氢能产业设备办理减免税款超千万元,涉及货值约1400万美元

■佛山海关驻南海办事处关员到仙湖实验室调研。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春妹通讯员/刘苗苗摄影报道)昨日,记者从佛山海关驻南海办事处(以下简称“南海办”)获悉,2022年,该办共为南海区氢能产业设备办理减免税款1201.89万元,涉及货值约1403.36万美元。
仙湖实验室关务负责人员刘珊珊说,“十四五”期间,国家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中的科研机构享惠主体范围扩大到地市级,使仙湖实验室也成为享惠主体的一员。“目前,仙湖实验室进口的设备比较多,海关会及时跟进我们对科研设备的使用需求,优先对急需的科研设备进行减免税审批,确保我们以更快速度用上更多设备,避免科研活动受影响。”
为支持南海区氢能产业发展,助力企业攻关“卡脖子”难题,南海办聚焦地方千亿级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口岸+属地”“海关+企业”联系配合机制,提供关键检测设备、配件进口全链条政策指导,以项目化方式支持科研机构创建能源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重大项目成套设备从进口口岸直接转场到使用地检验,保障重要设备尽快投产投用。开通减免税审核“绿色通道”,为急需科研仪器设备“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灵活采用快递收单、电话反馈、快递补单等方式办理,打通服务企事业单位“最后一公里”。
南海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主动对接新能源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提升引进设备的进口通关效率和减免税办理速度,助力南海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海区是国内率先布局氢能产业的地区之一。目前,南海区已累计有国电投等超120家氢能相关企业落户,形成了较完整的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链,预计生产项目投资规模超600亿,全部达产后年产值超1000亿元。同时,南海区注重科研平台的建设,借助研发平台吸引产业集聚。2019年,佛山仙湖实验室落户丹灶仙湖氢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