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地铁寻找佛山非遗美食
这只“蝴蝶”凭啥魅力满满?

■李禧记第五代传人李锦祥(左一)与第四代传人、顺德区非遗传承人李学雄共同制作大良(虫崩虫少)。

■市民在岭南非遗新潮市集,热购李禧记大良(虫崩虫少)。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扫码看视频
珠江时报讯(记者/蓝志中)元旦期间,不少佛山市民搭乘佛山地铁3号线,前往顺德顺峰山公园牌坊前广场赶集,那里正在举行“美食之都追寻顺德”岭南非遗新潮市集活动,数十家佛山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现场展示特色产品,作为百年老店的李禧记,其传家宝大良(虫崩虫少)成为市民关注一大焦点。
此次市集活动是岭南年俗嘉年华活动的子项目,以全景式、互动式、沉浸式展示顺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方面的成效。2022年12月30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主办方举行了顺德区级非遗项目、顺德区非遗传承人授牌仪式。其中,大良(虫崩虫少)制作技艺进入顺德区级非遗项目,百年老店李禧记第四代传人李学雄成为顺德区非遗传承人。
“感谢政府部门和社会对制作传统技艺的认可。作为非遗传承人,我将担起努力传承和弘扬好传统技艺的责任,为佛山非遗传承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活动现场,接过非遗传承人牌匾的李学雄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继承,也是对家族文化的坚守,更是一种社会担当精神,“此次入选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标志着李禧记这个百年岭南品牌将在新的赛道上再度起飞。”
据了解,李禧记由大良著名饼商李禧(1840-1921))创立,至今已有140年历史。李禧记家族出品的大良(虫崩虫少),味香酥化,形状犹如翩翩起舞的蝴蝶,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美食文化价值让其成为岭南最富有特色的传统小吃。同时,李禧记一直将货真价实、诚信经营、童叟无欺作为企业文化,坚守着质量和信誉两块招牌,成为行业翘楚,蜚声粤港澳大湾区。2021年,李禧记荣获“粤港澳餐饮名店”“粤港澳经典小吃”等荣誉。
由于历史悠久,(虫崩虫少)成为老广心中的“儿时记忆”,也是佛山最畅销的手信之一。对佛山人而言,大良(虫崩虫少)是几代人成长的见证;对外地游客来说,一份大良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城市名片。如今,李学雄将李禧记的生意逐渐交由李禧记家族第五代传人李锦烽和李锦祥打理。二儿子李锦祥读书时,选择了烹饪专业,毕业后随父亲李学雄在自家的食品厂学习(虫崩虫少)制作技艺,已有10多年时间,并能熟练独自完成制作过程。李锦祥表示,他高度认同祖辈和父辈的坚守,他认为老字号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家族对这百年来坚守和传承的食物口感以及文化记忆,“我将努力创新,坚守品质和诚信经营之道,把李禧记老字号品牌和大良(虫崩虫少)制作技艺发扬光大。”
李学雄的大儿子李锦烽熟悉(虫崩虫少)制作技艺,同时负责企业非遗文化推广工作。近年来,李学雄父子频频走进校园、企业,向学子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推广大良(虫崩虫少)文化,李锦烽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学习大良(虫崩虫少)技艺的队伍中,共同弘扬佛山美食文化。
元旦期间,前来李禧记展位试吃后购买零食的客人络绎不绝,记者经询问后得知,大部分的市民、游客都是冲着李禧记这一顺德知名食品品牌而来,认为他们所销售的零食新鲜且价格实惠,虽没有靓丽包装,却有着熟悉的古早风味。
销售员阿珍说,她在李禧记学雄公司工作了20多年了,许多顾客从小光顾李禧记,有些还是二三十年的忠实顾客。“口感和味道都不错,有年味、有回忆、有乡愁、更有文化……”李禧记学雄公司展位上摆满了多款口味的大良(虫崩虫少)以及鸡仔饼、杏仁饼、合桃酥、笑口枣等传统美食,吸引了不少游客试吃、购买产品。与会领导、嘉宾参观摊位时,试吃后连连点赞“经典好味道,畅销有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