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文化“软实力” 赋能城市“硬支撑”
以文化力量提升市民幸福感、引领城市大飞跃、塑造城市新形象,是南海独特的文化发展之路
■西樵山下,樵山文化中心和飞鸿馆互相呼应。 珠江时报记者/章佳琳摄
■夜光龙在千灯湖中央活力区划出一道美丽风景线。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航拍南海体育中心。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智慧图书馆”为市民打开阅读的方便之门、社区体育公园让体育锻炼就在身边绽放精彩;文化活动精彩连连,“南海艺术四季”“南海快乐运动”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任君选择。在南海,公共文化就在家门口,随处可见、随手可得。
节假日民宿一房难求,酒店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选择和消费体验;户外运动嘉年华、夜间集市在南海遍地开花,吸引大批人流,“微度假,到南海”成为出行主流。在南海文旅消费券的“加持”下,文旅消费热度不减。
文化是最古老的沉淀,也是最新潮的创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2022年11月17日,南海召开文化发展大会,发布文化建设重磅文件,系统描绘了南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蓝图方略,吹响了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号角。以文化力量提升市民幸福感、引领城市大飞跃、塑造城市新形象,南海以独特的文化发展之路,打造“最岭南”的人文之城、家门口的“诗和远方”,绘就幸福南海新画卷。
文城相融
十分钟文化圈 “圈”出群众幸福感
让文化灵魂引领城市永续发展,推动文城相融,是南海打造人文之城的最终目的。而公共文化服务就是文化润民的重要抓手。
10分钟能做什么?到社区体育公园来一场球赛,到智慧图书馆读一本好书。在南海,10分钟可以勾勒出群众文体生活的“幸福半径”。
一个周末的早上,28岁的全职妈妈林晓君带着儿子来到大沥金城公园内的沥桂社区智慧图书馆,挑上一本故事书,一起享受阅读慢时光。家门口的智慧图书馆(读书驿站)是孩子们周末和假期热门的打卡地。
“图书馆设在家门口的公园内,既提升了公园的环境,又丰富了附近群众的文化生活,大大方便了社区居民和小朋友借阅图书,孩子也慢慢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林晓君说。
运动已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在南海,有许多设施完善的健身场所,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家门口健身。
“千灯湖体育公园已经成为我们大伙运动健身的好去处,这里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桌一应俱全,不用大老远去找球场,朋友们都会不定期地来打球。”家住千灯湖附近的李浩霖说,自己喜欢运动,健身场所就在家附近,非常方便。如今,像李浩霖一样的南海市民不在少数,设施齐全的社区体育公园,成为了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是文化润民的基础。近年来,南海坚持以文润民,用绣花功夫打造“十分钟体育健身圈”“十分钟文化圈”,不断扩大市民群众的“幸福半径”,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全覆盖。
截至2022年12月,全区已建成290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公共图书馆264个(含智慧图书馆241个)、社区体育公园351个、博物馆10家,并在全国率先推动智慧图书馆、社区体育公园村居全覆盖。
南海在完善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广泛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惠民活动,形成了供给充足、保障有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传统武术与街舞融合、群舞与现代舞蹈相得益彰……10月底,2022南海区第九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舞台展演在区影剧院举行,一群业余艺术爱好者从台下走到幕前,献上一场精彩的文艺盛宴。
近年来,南海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品质接地气文体活动。公共艺术展、广东省有为文学奖、南海区百村(居)男子篮球赛、狮王争霸赛等“南海艺术四季”“南海快乐运动”系列品牌文体活动精彩纷呈;“曲艺精品下基层”“高雅艺术进剧场”“非遗进校园”“粤剧粤曲进校园”“功夫角”等惠民项目深入实施。据统计,近年来南海平均每年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超6000场次,覆盖人群超400万人次,让群众收获满满幸福感。
文产相促 以文兴业释放新动能引领城市大飞跃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决定城市活力、潜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深化文化赋能,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既是为城市铸魂,提升城市软实力之举,也是南海增创产业新优势之需,它必将引领城市大飞跃。
2022年3月,南海重磅发布桑园围水脉规划。该规划涉及沿线水脉58公里,规划面积16.29平方公里,通过对贯穿九江、西樵、丹灶三镇的水脉体系、历史文化、文旅资源等进行系统梳理,以世界级生态水脉、国家级文化公园愿景,按照世界水准、国内创新,建设打造国际文旅度假胜地。
根据规划,桑园围水脉沿线将打造“一核十图”文旅场景,并在8个村以“乡村生态博物馆”为理念打造精品示范村,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桑园围水脉规划的重要文旅项目之一,11月18日,首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在西樵启动,以“最初的湾区”为主题,将艺术嵌入南海大地。来自全球的134位/组国际艺术家在地创作73个艺术项目,将西樵全域176平方千米打造成“没有屋顶的美术馆”,让艺术之美与南海乡土文化相互激荡。艺术节不仅招徕八方游客,还激活名山、古村、海岛、基塘农业等文化生态资源,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
据统计,自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开幕至12月11日,西樵各景点和各艺术区域共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小红书”等网络平台“南海大地艺术节”成了高频词,成为城市IP的“爆款之作”。按照计划,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每两年为一届,未来计划10年举办五届,将逐步扩展到南海所有镇街,最终实现大全域覆盖,形成具有南海显著标签的全域性地域性艺术节。
以文化为商业赋能,更多的消费新场景被激活,南海的烟火气更浓更盛。
2022年4月28日,“微度假到南海”特色旅游季启动,南海发布10条精品线路,并率先在全市发放1000万元文旅消费券。活动到11月中旬结束,共发放1200万元文旅消费券。
参与本次活动的企业约有460家,包括旅游景区、酒店、民宿、旅行社、营业性电影院、体育健身场馆、文博文创、书店、体育用品零售、研学基地(营地)及影剧院等11类领域。截至11月15日,领券消费人数223334人次,已核销1167.5万元,核销率高达97.3%,促成交易金额3545.43万元,间接拉动文旅消费21131万元,杠杆率约18倍。
在文旅消费券的带动下,全区文旅企业明显复苏。除了文旅企业受惠外,不少商圈也借着政府的文旅消费券活动搭上“便车”,“加码”自主策划营销活动,让市民消费需求不断释放。
南海持续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创造了良好的文商旅体氛围。这一系列的成效,得益于政策的引导。南海先后出台了《南海区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南海区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关于促进电竞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佛山市南海区全域旅游规划纲要(2021~2030)》等政策,大力支持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旅游、体育、电竞、影视、民宿等产业逐步迈进良性发展轨道。
文脉复兴
打造“水上南海”谱写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也是城市厚积薄发、恒行致远的无穷力量。当下,南海正以创新的形式,谱写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让千年古郡持续绽放新魅力。
一直以来,南海区委、区政府致力于推动岭南广府文脉与现代制造业大市共生共荣,联动实现城市价值的跃升。2022年11月17日,南海高规格召开文化发展大会,发布文化建设重磅文件《南海区委区政府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启动“水上南海”发展计划,集中签约一批文旅项目。南海将通过“塑形”“通脉”“强肌”“醒神”“铸魂”等系列“组合拳”,把这座千年古城打造成“最岭南”的人文之城、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2022年以来,南海提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1114工作体系”,其中,“城产人文”是支撑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的“四梁八柱”。根据《意见》,南海将围绕“1114”工作体系,坚持以文铸魂,坚持以文塑城,坚持以文兴产,坚持以文化人,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强化文化引领功能,全力构建南海“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推动文化全面融入生产生活,为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提供扎实有力支撑。
其中,“三带”指“郁水官驿”“桑园围”和“省佛通衢”三条文化带。依托“三带”,南海将着力打造“千灯湖中央活力区”“大桃园产城活力区”“环樵山水乡活力区”三个产城融合活力区,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
《意见》也给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5年,城市感召力、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创新创造活力显著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群众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名城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到2035年,岭南广府文化核心起源地的影响力更加突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全社会思想自觉和文明程度大幅提高,文化建设水平走在全国县(区)前列。
此外,“水上南海”概念策划——南海水上巴士项目将通过打造“3+1+7+X”水上交通航线,串联起三大活力区,形成“以水带城”良性发展的机制,推动南海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同时,将开通“水上南海”旅游巴士,把沿岸景观、文旅精品串珠成链,让八方游客有更美好的体验、更难忘的回忆。
岭南文脉,生生南海。以水为媒、文化领航、水文共彰,从而激发城市新活力,一幅水上新南海、活水新画卷正在走进现实。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蓝志中文/珠江时报记者洪晓诗蓝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