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犬“不掉链”宠爱要有“牌”
施行养犬管理条例以来,南海累计完成犬只备案20139次,“犬类”投诉呈逐渐下降趋势

▶工作人员为犬只接种疫苗。
2020年5月,佛山施行养犬管理条例。转眼已过两年,南海文明养犬氛围有何变化?12月8日,记者从南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南海累计完成犬只备案20139次、累计教育违法养犬行为2581人次,“犬类”投诉呈逐渐下降趋势。
加强犬只管理规范上犬牌
“这个活动太及时了。”早前,大沥镇综合行政执法办来到黄岐时代水岸小区,为小区宠物主提供犬只疫苗接种和上牌“一站式”服务,老人杨霞不禁点赞。杨阿姨家里养了几只宠物狗,是她老年生活的重要“伙伴”。
自佛山实施《佛山市养犬管理条例》以来,她就惦记着给“伙伴”办理“身份证”。只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我的腿脚不好,走不了太远,申领狗牌的事情只能一拖再拖。”杨阿姨说,“一站式”服务了却了她的一桩心事。
进社区、村居开展“一站式”上门服务,是南海在全区持续开展犬只备案工作的体现。除此之外,市民可以通过佛山通APP、广东政务服务网等渠道线上办理。市民只需按照要求填写资料申请备案即可,并可自行选择通过邮寄或自提的方式领取犬牌。
线下方面,南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开设了100个犬只备案受理点,主要分布在各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对外窗口、农林服务中心和部分宠物诊所。截至目前,南海累计完成犬只备案20139次,其中本年度完成犬只备案4490次。进社区、村居开展“一站式”上门服务767场次。
打击不文明养犬行为
强执法
除了持续开展犬只备案工作,南海还持续对公园、广场等重点、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中“遛狗”不牵犬绳、不戴嘴套、不及时清理粪便等违法行为进行巡查执法。
今年7月,桂城某小区宠物主就因“遛狗”不牵绳被处以200元行政处罚。事发当天,投诉人乘坐电梯时突然蹿进一只小狗并扑向自己,因宠物主未给犬只牵绳致场面一度混乱,投诉人因此受到惊吓并拨打12345进行投诉。
在调取小区监控了解事情始末后,桂城综合行政执法
办执法人员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并向其明确了佛山市养犬管理条例相关要求。当事人坦言自己存在侥幸心理,出门未给犬只佩戴犬绳,承诺今后会严格遵守养犬管理条例。
2022年度,南海城管部门在巡查执法过程中累计教育违法养犬行为2581人次,立案查处30宗;处理涉犬信访投诉701宗。如今,南海通过柔性教育配合刚性执法的形式,有效转变市民遛狗不戴牵引绳、不戴嘴套、不及时清理粪便等不文明养犬行为。
有温度
引导市民领养无主犬只
有市民拨打电话投诉,也有拨打电话求助的。
“我在南村某工厂杂物间发现4只刚出生的小狗,你们能不能救救它们……”南海城管部门时不时会收到类似的求助。执法人员会同专业抓捕人员找到流浪的狗妈妈,并将它和4只幼崽一起送往指定合作犬只留检场所。
来到留检场所,狗妈妈和幼崽在完成登记、建立犬只档案、进行初步体检后实施15天隔离。隔离完成后,工作人员会安排为犬只注射疫苗,经观察无碍后送入普通犬舍。这时,市民便可通过关注“佛山领养日”公众号申请领养收容无主犬只。截至目前,共有117只在南海得到救助的流浪犬重新回归家庭。
南海城管部门呼吁,有养犬计划的市民可通过以上渠道领养流浪犬,为它们创造一个温暖的新家。
相关链接
发现以下十三种情况可联络城管部门处理
(一)在城市市区范围内饲养烈性犬
(二)未办理犬只备案或者提供虚假备案信息
(三)未申请补发犬只备案证明、犬牌
(四)遗弃犬只且拒不领回(五)养犬人虐待所饲养犬只(六)虐待非本人所饲养犬只
(七)未对烈性犬和三年内有伤人行为记录的犬只实行圈养或者拴养,或者违反规定携犬外出
(八)在城市市区范围内未遵守犬只外出规定
(九)携带犬只进入犬只禁入区域
(十)养犬人或者犬只管理人未立即将被伤害人送至医疗机构诊治、先行垫付医疗费用
(十一)养犬人或者犬只管理人未将伤人犬只送至犬只留检场所
(十二)在从事犬只寄养、美容、配种、培训等经营性活动中,乱倒垃圾、粪便等废弃物,破坏环境卫生
(十三)占用道路、桥梁、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公共场所饲养、经营犬只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周钊泷通讯员南城管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