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美好教育” 让人民更满意
南海全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获奖学生和家长合影留念。 珠江时报记者/穆纪武摄

■南海学生展现出朝气蓬勃的一面。 (资料图片)

■南海今年又有一批新学校启用。图为里水金峰洲第一小学。(资料图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9月8日,南海区举行2022年全区教育大会暨“南商教育基金”奖教奖学大会,向全体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祝福,给书写“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答卷的优秀个人、集体最高礼遇。
“让教育更美好”,这是南海教育人的奋斗目标,也是助推“活力南海”建设、不断激发教育活力的内生动力。“十四五”以来,南海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构建优质均衡、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体系,创造了新辉煌。
“抓好教育是今天的使命、明天的希望。”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打造“活力南海美好教育”,就是以教育的活力有效激发全区的活力,以教育的现代化有力支撑全区的现代化,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提供更强支撑,希望大家继续携手奋进、开拓进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民生为本
构建“美好教育”新格局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一直以来,南海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推动“品质教育,学在南海”金字招牌做得更实、擦得更亮。目前,南海教育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普及普惠的学前教育有看头;二是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有盼头;三是特色多样的高中教育有龙头;四是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有劲头。
迈入“十四五”,南海更是立足“办好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构建五育并举、优质均衡、特色多样的“美好教育”体系,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适合自己的教育,实现学有选择、学有优教。“十四五”以来,南海完成新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项目共17个,新增公办学位2.35万个,让孩子们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好上学。
今年,南海高考成绩再次创造历史新高,拔尖创新人才群体性成长,达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教育发展水平,并向清华、北大、港大、港科大等国内顶尖学府输送人才近30人,考入名优大学学生人数6386人,上本科大学14893人。
如今,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职业幸福、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愿景不断照入现实。而雄厚的教育实力也给南海带来了众多荣誉,近年来,南海先后获得国家级荣誉9个,省级荣誉2个,南海教育已成为南海的城市名片和重要软实力。
“大会的主题是‘活力南海美好教育’,教育之美好,体现在学生学习快乐、教师从教幸福、家长放心信任、社会普遍认同。”顾耀辉要求,南海教育系统要全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让每一个孩子都“上好学”。
立德树人
践行“美好教育”根本使命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近年来,南海教育坚持走品牌教育创新之路,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教育品质得到全面提升。南海教育持续高位发展,离不开广大坚守一线岗位的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大会现场,顾耀辉向教师代表赠送印有代表南海教师精神汉字“新”的纪念品。“新”,寓意守正创新,培根铸魂育新人,南海教师继传承之美,创教育之新,用心培养具有新时代新思想的南海学子。
近年来,南海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围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短板弱项精准发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南海更是着力培育“美好”教师,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实施学科领军人才和领航校长培育工程,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打造“南海良师”在线研修平台,不断激发教师发展内生动力,打造“南海雄师”。
“教师,是照亮他人的神圣职业,你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可能会在孩子的心湖荡起涟漪,给他们力量和温暖。”作为优秀教师代表,从教19年的石门中学老师陈芸深深体会到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她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独立、理性、善良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是一份需要情怀去支撑的伟大事业,除了传播学识,更重要的是塑人铸魂。”顾耀辉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始终涵养宽广胸怀、真挚情怀、人文关怀,坚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条,像春蚕吐丝那样竭尽心力,像蜡炬成灰那样燃烧青春,用辛勤汗水谱写南海出新出彩的教育事业。
崇文重教
为“美好事业”凝聚各方力量
教育是一份美好的事业,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投入、教师的辛勤奉献,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近年来,南海入选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区、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南海的企业家在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下大展身手,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连年支持教育事业。而教育也向南海人民、向区委区政府交上了一份又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在当天的“南商教育基金”奖教奖学大会上,944名优秀教职工、1191名优秀学生和152个“有为家庭”获表彰。7年来,“南商教育基金”累计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学生和团队超17000人次,优秀家庭800多个,对提升南海教育品质,打造教育品牌,弘扬南商精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除了热心的企业家外,南海还有一批新乡贤在为教育事业“添柴加火”。比如关杰初先生,近年来他捐赠和认捐的公益慈善项目超5亿元,其中在九江的教育事业项目就超过7100万元。
“南商是一个光荣的群体,南海企业家不但坚守主业、锐意进取、而且热心公益、回报社会。”南海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梁耀智表示,这些优良品质体现了企业家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更激励着南海学子们不断奋勇争光。
“南海的孩子是幸运的,优质均衡、面向全体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这是美好的南海教育,我女儿便是其中的受益者!”家长代表徐敏的女儿徐依婧,是南海艺术高中优秀毕业生,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获得了本届南商教育基金奖教奖学大会高中生拔尖创新人才奖。徐敏坦言,南商教育基金会坚持每年奖教奖学,激励了全区的学子奋勇争先,也让他们学会感恩,促使他们未来对家乡建设更有责任感。
改革创新
激发“美好教育”内生动力
今年以来,南海区委提出了“1114”工作体系,即一目标(现代化活力新南海)、一主线(抓改革促转型)、一平台(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四领域(城产人文)。这些重要工作都与教育事业有着紧密关系。
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城市,发展一流的产业,滋养一流的文化,实现一流的治理。而教育改革则是教育发展的关键一招。今年以来,南海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改革6方面22项举措落细落实,构建南海“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接下来,南海在硬件建设方面,将以最高标准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建设工程,把各所学校打造成为南海城乡最有品位的建筑、最美丽的风景线。在软件建设方面,将持续提升教育内涵和品质,深入实施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优秀中学校长培训暨教育品牌建设项目、“少年强基计划”,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名校长、名教师,争取将薄弱学校办成优质学校,把普通学校办成区域名校,把传统强校办成标杆学校,持续增强南海教育的影响力号召力。
展望未来,南海区将形成幼有所育、学有优教、教育善治的“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教育体制机制更有活力、教育资源供给充分优质、产教融合形成制度支撑、育人方式变革内涵更加丰富、教师队伍更具竞争力、“美好学校”建设集群显现,成为全省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争创成为全国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典范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各界反响
南海中学高三9班李学治:
能够站在颁奖舞台上,感到特别的荣幸,我将沿着自己的目标道路勇往直前。作为一名高三的学生,我正在全力为高考而奋战,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今年的教师节大会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南海发展势头猛,资源好,机会多,今后会考虑沿着前辈的足迹,走上教师育人这条道路,为南海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有为家庭奖获得者刘新练:
这次能获得有为家庭奖,我们感到非常荣幸,首先要感谢孩子的老师,在他学习生涯中起到了引路人的作用,也感谢南海政府提供的平台。南海经济发达、实力雄厚,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很多。我觉得南海大手笔奖励老师和学生,对他们来说触动是很大的,也能激励他们更努力地学习和工作。
南商教育发展促进会会长单位代表——时代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戴志新:
近年来南海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人才辈出,南海教育已成为南海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里的一张亮丽名片。接下来,南海企业家们将一如既往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献出爱心,为支持南海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贡献力量。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黎小燕文/珠江时报记者黎小燕罗炽娴区辉成通讯员罗远仪张巧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