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最美家庭”朱淑贞家庭:
将爱与孝带进留守儿童课堂

■朱淑贞家庭。

8月4日下午,佛山市妇联举办“喜迎二十大凝聚家力量”2022年佛山“最美家庭”分享会暨佛山市“美丽庭院”创建行动启动仪式。狮山的朱淑贞家庭作为佛山“最美家庭”代表,出席了会议。
定制“家规”营造和谐氛围
朱淑贞出生于狮山罗村,当地的孝德文化及母亲的言传身教,让朱淑贞明白只有家庭和睦,才能愉快工作、享受生活。婚后这二十余年里,她都在思考,如何能把这个家经营得和谐美满。
婚后不久,朱淑贞与丈夫一起创建了一家五金螺丝厂。创业初期,朱淑贞身兼数职,凡事亲力亲为,企业曾出现资金周转问题,一度陷入困境,好在家人、朋友及时伸出援手,帮他们渡过了难关。朱淑贞一直想把得到的爱与温暖回报给社会。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朱淑贞走上做义工的道路,也带动更多人加入。
尽管工作忙,但她从来不会减少对家人的关心,还制定了一套“家规”——家里大小事要全家人表决通过,周末尽量一起吃晚餐,为每位家庭成员过生日,经常组织全家人郊游,与家人分享旅游心得趣事……
“不管多忙,我们家阿淑都会坚持做早餐,二十多年了,从来没有间断。”朱淑贞的家婆言语间充满骄傲。而在朱淑贞看来,这不过是一个儿媳该做的事。
给留守儿童上“孝德课”
在朱淑贞的办公室里,几面红彤彤的锦旗格外引人注目,这些锦旗与她办公桌里收纳的一大沓感谢信一样,都来自十余年里她曾资助过的留守儿童。
这份爱心,缘起于多年前,朱淑贞到湖南汝城旅游返程路上的所见所闻。回广东后,留守儿童们天真又略带忧伤的脸让她久久不能忘怀。朱淑贞带领家人、朋友装上满满物资,驱车前往湖南省郴州市南强中学,探望留守儿童,与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绘画、做游戏。朱淑贞还给他们上了一堂“孝德课”,教他们尊老爱老,利用舞蹈“感恩的心”增加趣味性,让孩子们学习如何孝顺父母和老师。
朱淑贞的孝德课深受孩子们喜欢。上课之前,朱淑贞会跟孩子们拉家常,问孩子们:“早餐是谁做的呀?爸爸妈妈多久回来一次?”然后告诉孩子们,爷爷奶奶那么大岁数还给孙辈做饭,其实很不容易;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是为了子女有更好的生活;孩子们放学后可以帮爷爷奶奶捶捶背,让爷爷奶奶感受到温暖。
将爱的种子播撒到各地
朱淑贞曾荣获“狮山镇十大孝爱人物”,凭借多年的义工经验,她将学到的沟通技巧用于传播孝德文化。“您对孝爱的诠释和重视给了我们很大启发,以后我们的教育也将增加这些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湖南一所留守儿童学校,校长的这番话给了朱淑贞坚持下去的信心。
在茂名信宜一所乡村小学,住有一些留守儿童。朱淑贞召集亲友为孩子们捐书,建立图书室,并为学校捐助12台电脑。得知孩子们没有统一的校服,朱淑贞亲自设计校徽,买来上好的布料,为孩子们定制校服。
在肇庆怀集一所乡村学校,朱淑贞开着自己的车上山下山,捐资助学,一次回程突遇大雨,回到家后,整个车底都报废了……
朱淑贞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两个儿子。每年,朱淑贞都会带着孩子们探望孤寡老人,跟老人聊天,送上节日礼物,在送温暖的同时,传承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在朱淑贞的感染下,身边的朋友也带着各自的孩子加入到关爱他人、传播孝爱的行列,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收获幸福。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金晓青实习生叶怡通讯员吴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