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打包回家 街坊理性“囤货”
餐饮店、咖啡店暂停堂食,便利店、理发店做好防疫措施,街坊改用线上购物

■市民和配送员在餐饮店等待取餐。

■郑女士家的冰箱被塞得满满的。
一线直击
4月14日午后,桂城桂花园东区西门旁的天贺便利店,店主刘红霞坐在门口钩花,偶尔有人光顾,她便提醒对方扫码:“不是付款哦,是粤康码跟场所码。”一旁的西门被铁马围得严严实实,不再有人出入。“开店一年左右,这已经是西门第二次被封闭,但总会再开的。”刘红霞说。
为进一步防范疫情输入风险,目前,南海7镇街已实行全域围合管理。围合管理对街坊们有什么影响?部分镇街暂停、限制堂食后,餐饮店如何做好防疫措施的同时又能满足大众“舌尖”上的需求?
14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桂城地铁站附近的一条网红街,采访了周边小区居民,了解疫情之下,围合区域内外的街坊生活。
商店
外卖订单增多美甲师上门服务
在桂花园东区、西区周边,藏着不少餐饮店、咖啡店。桂城全域实行围合管理后,这些小店也做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4月14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天佑五路的“周末来米”特色甜品店。平日里的这个时间,店里早已满座,此时却空无一人。原来,该店已经暂停堂食了。
但店里并没有暂停营业,入口处的收银台区不断传来“您有新的订单”的提示音,老板陈佳煜等人在厨房、收银台忙个不停。唯一对外的窗口处,有好几位正在等餐的市民和外卖员。
“我本来想和女儿来吃甜品的,现在只能打包回去了。”市民谷女士表示,女儿很喜欢吃这家店的甜品,经常光顾,但是她们也会积极配合防疫要求,选择外带或者外卖。
“疫情期间不想出去吃的话,外卖可以帮到你。”咖啡/简餐店贰月店主Nail则转战线上,在朋友圈里推荐店内美食。Nail表示,该店主打产品为下午茶餐品,60%的顾客是回头客,最近几天,大家都忙着去测核酸,店内人流少了许多。正因此,她也常常在朋友圈内推介菜单,周边熟客可以按需下单。
记者进店时,Nail正利用闲暇时刻做美甲。“美甲师的店在小区里,现在小区谢绝访客出入,所以她就会接一些上门服务订单。”
围合管理对周边的便利店、理发店等的影响也比较大。4月14日,魔剪理发店老板肖先生在店里待到下午,都还没人来光顾,“以往中午都经常有人光顾,可能晚上会旺一点。”店内张贴着粤康码、场所码,肖先生说,现在街坊来理发,进门就得亮码、扫码,防疫不能掉链子。
刘红霞的便利店就开在桂花园东区西门,西门实行围合管理后,光顾便利店的人流大大减少。但是,每来一个顾客,刘红霞都会提醒他们扫粤康码、场所码,看到有街坊没戴口罩,她也会提醒:“该配合的我们也会配合,政府要求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街坊
少出门不添乱转战线上购物
郑女士已经搬来桂花园东区好几个月了,这里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生活气息满满。4月13日凌晨1时许,郑女士在新闻客户端看到桂城街道全域实行围合管理的通告,马上通过线上买菜平台下了单,买了肉、菜、大米。
“囤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郑女士知道实行围合管理后出入相对不方便,“因为西门近地铁口,我经常往这边走。现在西门不让进出,出门只能绕远点走东门了。”她也不想因频繁出门给防疫工作添乱,所以干脆一次性把所需物资购买齐全。
像郑女士这样,转战线上购物的市民还有不少。美团骑手小齐告诉记者,桂城街道发布实施全域围合管理的通告当天,他一上班就开启了“忙碌模式”,因为当天有近20单凌晨下单的订单。
“大家下单的时间都集中在通告发布后一小时左右,主要购买的都是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这是小齐从事配送半年以来,首次遇到这种情况。
据美团买菜数据显示,此轮疫情防控以来,平台上的肉禽蛋品类销量增长超200%,蔬菜品类的需求量也翻倍。
为了能够将生活物资及时送到消费者手里,美团买菜在佛山组建超百人的应急流动小分队,重点支援管控区域的保供配送工作,避免出现骑手运力不足所导致的配送延误情况。
在防疫方面,美团买菜从城市中心仓、区域网格站到社区自提点,均加强消杀防疫措施,规范商品包装、入库、分拣、配送等环节防疫程序,并对冷链全过程进行防疫管理,做好安全防疫工作。同时,美团买菜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市民在选购商品时可以优先选择“无接触配送”,减少接触。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杨慧郑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