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2月12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单行本出版
    • 员工返岗率高 企业生产火热
    •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 倾听企业心声 鼓足发展干劲

    第A02版:防疫

    • 落实一校一策做好防疫措施
    • 做好准备工作保证顺利开学
    • 返回途中做好防护 落地就近检测核酸
    • 上班间隙就能完成核酸检测

    第A03版:镇街

    • 老旧小区焕新颜居民乐享新生活
    • 桂城科创直投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见成效
    • 盐步职校正式更名为南海理工
    • 亲子游览乡村美景激发乡村振兴干劲
    • p33

    第A04版:北京冬奥会

    • 冬奥之火点亮中国冰雪产业
    • 中方正在兑现承诺
    • 冰墩墩纪念币开始预约
    •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提前火爆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4:北京冬奥会

冬奥之火点亮中国冰雪产业

各地将冰雪资源转化为冰雪经济,“冷”冰雪变身“热”资源

2022年02月12日

钢架雪车 2月11日,中国选手闫文港在比赛中。当日,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举行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中国选手闫文港夺得铜牌。

短道速滑 2月11日,中国选手任子威(前)在比赛中。当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男子500米预赛在首都体育馆举行。任子威、武大靖分别以小组第一身份进入四分之一决赛,孙龙则由于同组对手犯规,被判晋级。男子500米四分之一决赛将在13日进行,同日也将决出冠军。  (新华社发)

冰壶 2月11日,中国队选手王智宇、邹强、许静韬(从左至右)在比赛中。当日,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举行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壶男子循环赛中,中国队以5比4战胜丹麦队,迎来北京冬奥会首胜。

北京2022年冬奥会拉开大幕,更多目光也聚焦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我国有越来越多群众上冰上雪,各地将冰雪资源转化为冰雪经济,“冷”冰雪变身“热”资源,冰雪产业获得繁荣发展。

中国冰雪人口显著增长

入冬后,“雪国”崇礼滴水成冰,但对大批滑雪爱好者来说,这里是乐园。过去的这个12月,来自北京的雪友小田成了崇礼各大雪场常客。“坐高铁到崇礼来滑雪非常方便,这是冬奥举办地,我也算参与冬奥啦。”

驭一副雪板,在雪道恣意驰骋;踩一双冰刀,在冰面旋转跳跃。北京冬奥会成功点燃了大众的冰雪热情——近几个雪季,不止滑雪,溜冰、冰嬉等各类冰雪运动热度飙升,“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愿景也得以提前实现。

作为冬奥会举办城市之一,张家口坚持“场地建设、人才培养、赛事举办”协同发力,大力推进冰雪运动普及推广,全民参与冰雪运动氛围愈加浓厚。

“目前全市已建成大型滑雪场9家,拥有高、中、初级雪道177条、总长度164公里,分别占全省的65%和88%。建成滑冰馆20座,直接参与滑冰体验和培训人数超过6万人。”张家口市副市长刘海峰说。

远不只是在北方地区,2020年7月,总面积达65000平方米的成都融创文旅城雪世界正式对外运营,为成都乃至西南地区众多群众开辟了“四季滑雪”“家门口滑雪”的全新体验。滑雪场内,随时可见跟随教练学习滑雪的年轻人,年龄稍小的孩子则在父母的陪伴下戏雪,行走在其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大家对冰雪的热情和喜爱。

“我非常喜欢滑雪,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玩一次。借助冬奥会热潮,滑冰、滑雪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的网红运动啦!”成都女孩李菲菲说。

成都百姓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离不开四川省对冰雪运动的大力推广。近年来四川积极壮大群众冰雪运动组织,连续举办三届“全民健身冰雪季”,参与人数逐年增加,2020年度已超过800万人次。

在山清水秀的南国,浙江利用区域优势和山水资源,推动冰雪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开拓了冬季运动休闲旅游的新模式。打造了安吉云上草原星空滑雪场等网红打卡点。

数据显示,浙江省8个地市建有冰雪运动场所,共有滑雪场16家和滑冰场7家,其中四季开放的室内滑雪场6家。2020年至2021年雪季共有143.3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产值达到2.27亿元。

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借风提速

作为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地之一,张家口赛区多块场地上演着精彩纷呈的世界级较量。赛场外,这座塞外山城立足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冰雪产业也在强劲发展。

“张家口着力打造冰雪装备制造业,建有高新区和宣化两大冰雪装备产业园,通过打造轻重装备结合,研发制造服务兼顾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冰雪运动装备制造基地,推动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刘海峰说。

作为全球造雪行业领军企业,意大利天冰公司于2018年7月入驻张家口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该公司的造雪设备已为6届冬奥会提供服务,并为北京冬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提供造雪设备和自动化系统。

“冬奥会契机使得冰雪产业在中国真正落地生根。我们依托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区,用一流的技术和产品服务冰雪产业、服务冬奥。”天冰冰雪设备张家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师鹏飞说。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冰雪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借此东风,全国多地通过技术创新、自主研发提速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打造冰雪经济新增长点。

这份冬奥“大礼”,扎扎实实送到了慈溪一家生产冰雪运动器材的企业——宁波金峰文体器材有限公司的手中。借“轮转冰雪”契机,该企业通过提前布局赛道和数年研发积累,产品销量每年都有超过20%的增长,去年共销售包括冰刀鞋在内的各类鞋品近40万双。

“之前,这类产品大多销往北欧等发达国家,而现在它也能被国内消费者接受了。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们充满信心。”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徐彩华说。

《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要创新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扶持具有自主品牌的冰雪用品企业和服装鞋帽企业发展。根据中国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到2022年中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预计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在20%以上。

“白雪换白银”惠及万千群众

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不仅赋予冰雪装备制造业强大推力,这份“冰雪奇缘”也为我国冰雪旅游发展掀开新的篇章,各地在大潮中抓紧“白雪换白银”,推动“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8年至2019年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达到2.2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为3860亿元,人均消费为1734元。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端起“雪饭碗”,吃起“旅游饭”。

吉林地处冰雪黄金纬度带、东北亚冰雪资源核心区,这里近年来紧抓北京冬奥会契机和得天独厚的冰雪优势,连续举办5届雪博会、连续5年推出“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系列主题活动。“冰雪”已成为吉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活跃全省经济的重要一极。

有“雪乡”之称的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每年积雪日可达180天,降雪随物具形,千姿百态,很是好看。这片冰天雪地被中外游客青睐,林场工人樊兆义也摇身变为了民宿老板。

“一开始是翻建自己家的老房子,就3个房间,1个厨房。前几年投入了400多万元建起像样的民宿,有30个房间。”樊兆义说,如今自己冬天是民宿老板,夏天则和家人去外地旅游。目前,雪乡拥有的经营主体已超过200家,旺季时一床难求。

《2021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700亿元增长到6000亿元。以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运营为基础,以冰雪大众休闲健身和竞赛表演为核心,以冰雪体育旅游为带动,冰雪装备制造为支撑,我国冰雪产业体系正快步完善。

借冬奥之光,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正在迎来高光时刻!

(新华社)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