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学研行”新机制 打造湾区教育明珠
未来五年狮山将在教育方面投入超80亿元,高质量建设“岭南教育名镇”

■狮山镇教育系统开展“学研行”后备干部培训。

■颜峰小学师生课堂互动。

■显纲小学开展红色主题读书日活动。

■官窑中心小学驿园校区启用。
抗疫经验入选全国十大教育党建创新案例;许贤苏、吴迪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王婕等老师获得第八届佛山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4个特等奖……9月9日,南海区狮山镇举行主题为“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的教师节座谈会,现场发布狮山教育近期取得的新突破。
该镇提出,今后五年要构建以“学研行”组织建设为抓手的教育管理新机制,“十四五”期间计划在教育方面投入超80亿元,其中28亿元用于增加公办中小幼学位2.8万个,每年设立超3000万元专项激励资金,培养1000名以上“大城良师”。
近一年来,狮山镇委、镇政府坚持党建引领,始终将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作为全年的工作主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擦亮“和美博爱,点亮未来”的狮山教育品牌,高质量建设“岭南教育名镇”“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明珠”。
谋发展
坚持“五个优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狮山镇既是全国产业经济重镇,又是广东教育强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狮山镇现有中小学及幼儿园151所,数量居南海区各镇街之首。狮山镇新时代品牌教育创新发展战略目标提出,“十四五”要打造狮山教育品牌,凝练狮山品牌教育。立足狮山,对标先进,从学业成绩、教育质量,到学校建设、教师待遇等,全方位营造“比学赶帮超”的锐意进取氛围,全镇教育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达到珠三角同级别地区先进水平。
谈及对教育的理解和对教师的期待,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狮山镇委书记林健提出四“唯”,即唯教育是未来的希望,唯教育不能等待,唯教师不可辜负,唯教师不能苟且。他表示,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与情怀,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有所作为,才能培养一大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师“用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精神,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
今年起,狮山镇每年设立超3000万元专项激励资金,对优秀学生、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集体进行奖励,体现“多劳多得,优劳多得”,在教育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科学评价激励,让教师更有动力,更有获得感、幸福感,让学生成长得更好。林健表示,狮山镇将在教师工资待遇上再下功夫,让教师团队都能感受到关爱和温暖,要确保教师队伍收入处于南海区的中上游水平。狮山将持续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填平教育“洼地”,实施精准帮扶,让外来工随迁子女也能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狮山教育“十四五”发展大幕徐徐拉开。狮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候选人麦满良信心满满地表示,狮山镇将继续坚持“五个优先”(优先发展教育、优先解决教育问题、优先安排教育资金、优先规划教育用地、优先办理教育事务),围绕“和美博爱,点亮未来”的发展理念,按照“优质、均衡、现代化”的总体要求,集中力量,凝聚共识,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党史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点亮狮山教育美好未来
“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学悟结合、实事新办,加快狮山‘岭南教育名镇’建设步伐,点亮狮山教育美好未来。”狮山镇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梁刚慧表示,狮山教育要以党建统领聚合力,采取更加精准有力的措施,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
学校党建工作如何走深走实?狮山镇显纲小学党支部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在校园里,红色文化与学校的发展、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有机融合在一起,在学校最显眼的地方上墙展示,让全校师生每天都能看到。学校还分批让学生进入位于显纲的中共南海县委旧址聆听党史课,接受红色文化教育。
“把红色基因植入学校的‘一训三风’,把红色文化特色建设覆盖到学校教育的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全体师生提振了精气神,百年老校焕发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显纲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巫洪金说。
百节党史宣讲课、百名优秀党员故事演讲、百块党史教育宣传栏、百场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班会、百场强身健体活动……新学期开学后,狮山各学校持续开展以“学习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罗村二中,耳熟能详的歌曲飘荡在午后的校园里。“参与党史学习,我越来越被党的伟大所折服。”801班历史科代表叶家祺同学说。
办实事
持续“落重本”不断增加优质学位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狮山镇持续“落重本”,“十三五”期间,投入教育的经费合计60多亿元。其中,先后投入21.3亿元,建成了英才学校、博爱一小等6所新校,扩建了联和吴汉小学等18所学校,共增加学位22000多个;先后投入5400万元,建设4所高标准、高档次、高品质的公办幼儿园,可容纳1680名幼儿就读,“5080”工程完美收官。
今年以来,狮山镇继续发力,新建科技路小学、官窑第二初级中学改扩建工程、大圃中学扩建(二期)、横岗小学综合楼扩建工程、孝德小学建设工程、罗村三中、明德中学,以及小塘第三、四、五、六幼儿园,罗村第二、第三、第四幼儿园,大圃第一、第二幼儿园,松岗第二幼儿园等21个项目的新、改、扩建工作不断提速,全力确保工程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今年9月前,官窑中心小学驿园校区建设工程、务庄小学教学楼、大圃中学(一期)工程、官窑一小综合楼及配套工程建设相继竣工投用,新增3000多个公办优质学位。
围绕群众对优质学位日益增长的需求,狮山镇提前规划,优化布局,积极推进狮山中学、桂丹路小学等两所学校的立项筹建工作。此外,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海学校(规模54班)、石门中学佛山西站校区(规模42班)两大重磅教育项目签约落户位于狮山镇的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石门金狮实验学校(小学36班,初中18班)正式落户狮山罗村光明新城。
在学前教育方面,狮山镇加大财政补贴,发放儿童学前补贴、普惠性幼儿园生均经费、教职工长期从教津贴等共约7300万元,资助镇户籍“低保家庭”儿童入园助学金约30万元。目前,已完成20所民办幼儿园转制为集体办幼儿园,全镇公办幼儿园(含集体办)共有39所,普惠性幼儿园共76所,普惠性在园幼儿占比83%,正加快推进新建公办松岗第一幼儿园以及筹建吴屋村幼儿园的相关工作,大力支持集体办横岗幼儿园办成公办幼儿园。
教育的公平体现在均衡。狮山镇始终把学生对美好校园的向往作为前进动力,大力推进“一校一品牌”特色学校建设,出台了公、民办学校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等多项新举措,建立了10个学校发展共同体,为“学研行”组织建设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了学校间、区域间、城乡间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
开新局
落实“十大重点项目”推进品牌教育创新发展
近五年来,狮山教育发展成效显著、成就亮眼,但仍存在一些“短板”。今年出台的《狮山镇新时代品牌教育创新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狮山教育将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更新教育观念、理顺体系结构、释放办学活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能力建设、推动内涵发展为重点,推进狮山品牌教育创新发展。
《纲要》将狮山教育的未来发展落实为“十大重点项目”,包括:构建以“学研行”为抓手的教育管理新机制,践行“全员、全科、全程育人”的新型育人模式,深化以本土文化特色为内涵的教育品牌建设,推进国际理解教育为基础的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打造创客教育、大数据中心为抓手的狮山“智慧教育”等。
总体规划、科学布点,狮山镇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性公益性改革,逐步提高公办幼儿园占比,充分满足学前儿童入园需求,不断扩大和丰富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到2022年,全镇学前三年入园率要达到99%,等级幼儿园比例达80%,2024年全镇学前三年入园率要达100%,等级幼儿园比例达85%。
与此同时,狮山镇将新建、扩建、改建学校15所,增加义务教育学位16000个,逐步实现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并与当地户籍适龄人口享有同等教育待遇。巩固提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到2022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力争达到99%以上;2024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力争达到100%。
未来五年,狮山所有中小学的环境和场室建设均向省“现代化学校”的相关指标靠拢,实现环境优美、场室充足、设施先进、内涵丰满,进一步提升优质学校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实现狮山镇约30%的小学、20%的初中在佛山市乃至全省具有辐射和引领作用,使中小学、幼儿园成为环境优雅的花园、增长智慧的学园、放飞理想的乐园、安全和谐的家园。
学校要发展,队伍建设是关键。梁刚慧介绍,未来五年,狮山教育将以“学研行”组织建设为抓手,以行定研,以研定学,以学促行,学、研、行三位一体,提升校长和教师自主发展的学习力、研究力、行动力。执行策略是着力打造校长发展梯队,培育出一批名校长、首席校长、卓越校长,大力培养狮山校长后备人选;培养与引进并举,实施“百带千”名师培育工程;创新“研究生之家”高层次教育人才培育机制,培养有信仰、有思想、有情怀的自主成长型高素质高层次教师,培养学校后备行政干部、培育教育教学骨干名师,努力将“研究生之家”打造成为推动狮山教育改革发展的人才军团。到2024年,全镇拥有占教师总数约25%的区、镇、校级骨干教师和名师,让教师成为“点亮自己、点亮他人”的践行者和生力军。
文/珠江时报记者区辉成通讯员陈富瑜肖坚周秀娟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