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佛山七夕传统习俗
七夕穿针乞巧 绣出美好生活
一针一线一世界。
▲彭姨,石石肯村众多绣女之一。一直保留着刺绣的热爱。
彭姨一家的刺绣传承,传递出人▲们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 好生活的向往。
▲在石石肯,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学习刺绣技艺。
▲刺绣作品中的鸟儿栩栩如生刺绣作品中的鸟儿栩栩如生。。
扫码看视频
乞巧
林杰(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今日是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提起七夕,人们会想起牛郎织女的故事及其美好爱情。七夕,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过去,佛山人过“七夕”有哪些传统习俗?如今,传统习俗有了哪些嬗变?而在未来,七夕传统文化将如何传承与活化?仰望灿烂星河,看牛郎织女相会,这些问题不时在我们的脑海中闪现……
习俗
未婚少女“摆慕仙” 展示心灵手巧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未婚少女的节日,但佛山人有特殊的叫法,称为“七姐诞”。
“七夕前,同族姐妹会组成‘七姐会’,并在七月初六晚‘摆慕仙’,仪式比较隆重。”今年70多岁的佛山市炎黄文化研究员、民俗专家梁诗裕介绍,该习俗从民国到解放初期在佛山都非常盛行,直至到上世纪50年代才慢慢式微。
“摆慕仙”的物品很丰富,最重要的主角是“慕仙秧”。姑娘们一般提前7至10天准备,她们把稻谷浸在瓷碗里,等待其发芽长高至三寸长左右,“慕仙秧”便能长成。“慕仙秧”非常翠绿,寓意茁壮成长、欣欣向荣。
除了“慕仙秧”,姑娘们还会摆上自己精心准备的手工艺品,有些姑娘甚至提前一年准备。这些手工艺品被称为“女红”,比较典型的有绣花,用芝麻、豆类、谷物砌成各种动物形状的工艺品,以及灯笼、剪纸、“拼七巧”等。
当然,“摆慕仙”少不了时令瓜果和鲜花,还有极具本土特色的“棋子饼”。这些“摆慕仙”的习俗,在《佛山忠义乡志》均有记载。该书写道:“七月六日夕,闺人陈瓜果筵乞巧”,可见场面之热闹。
虽然“七姐诞”是未婚少女的节日,但其实“摆慕仙”也会吸引不少“看客”,譬如前来围观的长辈、街坊邻里以及青年男性等。在梁诗裕看来,“摆慕仙”锻炼了佛山女性的心灵手巧,并在无形之中保护和传承了佛山传统民间手工技艺,这也是明清时期佛山手工艺品享誉全国的其中一个原因。
传承
凭着一针一线 绣出美好生活
在桂城,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女生会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乞求上天能让自己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
乞巧节有着特别的乞巧方式,最有名的是穿针乞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在桂城,仍保留着乞巧风俗的当属石石肯。有句老话,“不识绣花,难为石石肯女”,可见一斑。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南海桂城石石肯的刺绣非常繁盛,素有“男五金、女刺绣”的说法。家家户户都有绣女,她们干完农活、家务就会坐在绣架前,娴熟地拿起针线,挑灯夜战。
彭姨是石石肯社区众多绣花女之一,一直保留着刺绣的那份热爱。施针、滚针,针法丰富;清新、高雅,不闻犹香;细腻、逼真,栩栩如生;远看是画、近看是绣。
如今,在石石肯的社区幸福院和石石肯中学,越来越多的年轻女生学习刺绣技艺,不仅让独到的手工技艺得以传承,更传递出人们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凭着一针一线,在案台上变幻出缤纷世界,而她们也用精湛技艺,绘就着自己的丰富人生。
七夕是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目前,南海正在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桂城各处也充满了浪漫气息。创投小镇的七彩长廊,繁星闪烁;益田假日天地的爱情大道和甜蜜的“爱情桥”,正等候佳人相会;“最浪漫的公园”映月湖公园的月亮桥,云月辉映,恬静与美好……
建议
挖掘文化内涵 传承新风尚
早在2006年,七夕节便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放眼当下,七夕节普遍洋溢着浓浓的“商业味道”,不管是广大商家还是普通市民,都把七夕节简单地归类于“情人节”。
“佛山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更应该挖掘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弘扬时代新风尚。”在梁诗裕看来,佛山传统的“七姐诞”习俗至少有三方面值得肯定和传承,一是加深邻里和睦;二是锻炼少女心灵手巧;三是提供青年男女相互沟通了解的平台。
近年来,佛山在挖掘“七夕”文化内涵上已有不少尝试,譬如依托七夕这个传统节日平台,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把弘扬中华民族注重爱情、亲情、友情的传统美德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家风家教和家庭文明建设融会贯通起来,这对构筑和睦家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希望政府能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大对传统节日的政策扶持力度,以及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梁诗裕介绍,广州荔湾已成功活化“七夕”这一传统节日,该地区深入挖掘“心灵手巧”的传统内涵,以“我们的节日”为活动载体,大力展示和传承本土传统手工艺,吸引广大青少年和年轻游客参与,佛山可从中借鉴,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佛山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链接
旧时佛山的“七夕”习俗
“乞巧”
七夕节,在佛山又称为“七姐诞”,是未婚少女的节日。七夕前,同族姐妹们组成了“拜七姐会”,在祠堂里,组织“摆巧(摆七夕)”、“赛巧(斗巧)”、“迎仙”和“拜仙”。姑娘们通过摆巧、赛巧等各种活动比赛谁更心灵手巧,并祈祷遇到如意郎君。
“赛巧”
拜仙礼后,姑娘会进行赛巧手活动——“对月穿针”。她们一人一个蒲团,并排跪在香案前,手执彩线对着月光将线穿过针孔,如能一口气穿过七枚针孔,便是“得巧”,穿不到七孔就叫做“输巧”。
储“七夕水”
七夕当天,把新鲜冬瓜洗净切成小块,放入陶罐或瓦埕中。经过长时间发酵、沉淀、化解,冬瓜变成了瓜汁,据说饮用冬瓜水对治疗温热、中暑、发烧有奇效。
放“鸭仔”
初七大清早,长辈用粘米粉加水捏成小鸭形状,蒸熟后,用稻草缠成小鸭窝。人们点燃香烛,把一窝窝“鸭仔”轻轻放到水面,口中念着祝祷语,希望家中小孩像鸭仔一样粗生粗长,像鸭仔—样能走能跑,落水能游,快高长大。
文/珠江时报记者黎小燕曾蓉图/珠江时报记者章佳琳